隨著我國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在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雙重作用下,近幾年來工業機器人與數控機床集成應用發展很快,應用的形式不斷擴展,對當前機床智能化潮流帶來新的促動,對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轉型升級也必將起到有益的推動作用。鑒于機器人研制以及與機床集成應用的發展現狀,相關企業應如何建立有效的組織聯絡機制,以加強溝通與合作?兩個行業融合發展該建立怎樣的技術規范與標準,以充分做到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并形成產業發展的合力?圍繞以上相關問題,中國機床工具報將針對“工業機器人與數控機床集成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展開討論。 機器人產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機遇期,如何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和機床工具產業的融合發展,如何做到工業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的互為集成應用,已成為當前現代裝備制造業產業升級的重要話題。機床制造過程中許多崗位主要依賴工人的體力和技能,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缺少熟練技工人才,難以保障產品穩定性和一致性,使得機床產品質量日趨下降,促使機床行業迫切需要大量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技術來替代,改變傳統工藝流程。過往,昂貴的進口機器人和生產線主要在汽車等少數行業使用,在機床行業等裝備制造業領域應用比例偏低,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國內機床行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 一、兩大產業現狀 經過“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的兩個五年計劃,十年磨一劍,中國數控機床產業發展已進入中檔規模產業化、高檔小批量生產的階段,產業整體水平基本具備國際競爭力。數控系統作為數控機床的控制大腦,國產數控系統廠家已經掌握了五軸聯動、小線段插補、動態誤差補償等控制技術,也研制出高性能、大功率伺服驅動裝置,自主研發促進技術創新與進步,也萌生了工業機器人產業的雛形,催長產業發展。
當前,數控系統研制企業、機床整機企業、自動化應用集成商、甚至如房地產資本大鱷們,都在嘗試進入機器人領域,掀起了一股機器人產業投資熱。讓人擔慮的是政策過度引導帶來的“圈地套惠”,產業過度投資帶來的產能過剩、缺乏創新驅動帶來的低端同質化競爭,都將把機器人產業帶入無序發展。值得思考的是,什么樣的企業最適合研制工業機器人?如何提升機器人產業的整體質量?總的來說,具有數控系統的底子,控制系統、伺服電機、伺服控制系統都能夠批量生產,這樣的企業具有一定優勢。日本FUNAC公司的產業推進路線,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案例,值得借鑒與認可。國內已有幾家數控系統企業也紛紛進入工業機器人產業,走在最先的廣州數控,自2006年規劃研制工業機器人產業,已走過8個年頭。借助自身控制器、伺服驅動、伺服電機產品生產積累的經驗,已完成工業機器人系列化的全自主開發,產品覆蓋了3~200kg,功能包括搬運、機床上下料、焊接、碼垛、涂膠、打磨拋光、切割、噴涂、分揀、裝配等。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