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的謳歌似乎沒有取得與其名氣相符的市場地位,甚至有每況愈下的傾向,在中國豪車市場銷量排名前十中也看不到其身影,去年在華銷量甚至只有5000輛。究其原因,謳歌這些年投放到中國的車型都是“北美同款”,而且產品類型較少,沒有考慮到中國消費者的獨特需求。謳歌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據悉其正緊鑼密鼓地籌備,力圖在2016年推出首款國產車型。 日系三杰的另一家英菲尼迪2014年在華總銷量約3萬輛,同比飆升75.6%。繼2014年首款國產車型Q50L正式上馬后,第二款國產車型QX50L也將在近期推入市場。與雷克薩斯和謳歌不同,英菲尼迪在中國市場走的是“去日化”路線,靠著綜藝節目的強勢植入,不僅擴大了在華的品牌認知度,在銷量上也有不錯的反響。 而去年在華銷量同比增長32.8%達到8.12萬輛的沃爾沃,在國產化S40、S60等車型之后,于去年年底又推出了國產的XC60;已經國產化XTS的凱迪拉克去年在華銷量同比增長47.0%,達到7.35萬輛,并且正在新建上海工廠,以期2018年前實現95%國產化的目標;而豪車市場的后來者DS品牌也漸有收獲,在DS5國產化之后,其整體銷量也開始上漲,去年在華銷量達到2.67萬輛,同比暴增559.0%;當然,還有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捷豹路虎,去年銷量大增28.1%達到12.20萬輛,而在路虎品牌國產了攬勝極光之后,捷豹也將于明年推出首款國產化產品——全新XF的加長版車型XFL。 利弊兼具 競爭白熱化更需謹慎 可以看出,無論德系三強還是日系、美系、歐系的豪車品牌都在加速中國市場的國產化進程,而本土作戰也確實帶來了銷量的快速增長。不只二線豪車品牌開始“貼近”中國,連一向高冷傲嬌的賓利、保時捷、法拉利等超豪車品牌都不時傳出要國產化的消息。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近年來中國豪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雖然競爭日趨激烈,市場需求卻還沒有達到飽和,國產化正是搶奪蛋糕的利器。一方面,國產化直接規避了高額進口稅費和高昂的倉儲物流成本,同時國內的產品生產和企業運營成本較低。這樣一來,豪車在以親民的價格吸引到更多消費者的同時,其銷售單車所賺取的利潤并不比進口車型少多少,且銷量上漲帶來的規模效應更有利于整體盈利的增長。
另一方面,豪車國產化有利于擴大產能規模,加快車企的市場反應速度。如果只是單純進口,很可能出現車型水土不服的情況,比如雷克薩斯的曲高和寡。在中國這一政局穩定、規模巨大且在不斷增長的市場,國產化既可以免受匯率波動、政策變化等大環境因素對盈利的影響,又可以通過中國市場的增長彌補國際市場的起伏損失,增強跨國車企的抗風險能力。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