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豐田對外公布了今年的銷量預期和明年的銷量規劃,分別為1009.8萬輛和1011.4萬輛,增長不過1.6萬輛。這對于一個千萬級體量的企業來說,等于沒有增長。 如果回頭看的話,其實豐田的銷量也都穩定在千萬輛左右。其實,自打2008年其成為全球銷量老大后,千萬輛這個“魔咒”就沒有破掉。 而緊隨其后的大眾和通用,亦是如此。大眾自2012年銷量超過900萬輛(934.5萬輛)后,開始在千萬輛徘徊,通用的銷量更是波瀾不驚。 三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當在領跑全球銷量時,似乎都會遭遇命運的轉折點,通用破產、豐田油門踏板事件、大眾的排放門事件。于是我就在想,這難道是奔向千萬輛過程中的一個宿命? 然而,仔細分析的話,三者的遭遇似乎又有些不同。通用當年主要是因為金融危機,豐田是零部件(對于此事,至今仍有“誤判”的說法),大眾則是“造假”問題。如果說通用是被“誤傷”的話(因為并非自身產品問題所致),到了大眾這里則是“有意為之”?梢,大家在追逐冠軍的路上,越來越心有余而力不足,越來越開始挑戰自己的底線。一旦這根弦兒斷了,則難免栽跟頭。
現在回過頭來再看這些“老大”們的規劃,豐田對于明年的規劃就很能說明問題,銷量已經不是他們的目標,原地踏步就好。那他們的目標是什么呢?據說是安全和品質。盡管還沒有看到通用和大眾的年度目標,但想必也不會高到哪里去。 而且,近期聽一位老總說,豐田未來十年的規劃基本上也就維持在1000萬輛了。如此穩健的步伐難免讓人納悶,甚至開始猜測豐田到底在想什么? 如果歷史地看豐田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織機向汽車社會的轉型;放眼未來創造面向21世紀的汽車(HEV,混合動力汽車);邁向終極清潔能源社會(FCV,燃料電池汽車),F在,豐田正在開啟第二個階段。 在混合動力的推動上,豐田走的并不輕松。如果從1997年上市算起,到現在將近20年了。在這20年當中,前10年走的是最慢,也最辛苦的。差不多用了10年的時間,才實現了第一個100萬輛。之后,便一路加速上揚。第二個100萬輛僅用了2年,第三個用了1年半……現在豐田全線混合動力車型約30款,全球銷量已經突破850萬輛,每年銷售超過百萬輛。 就在豐田布局混動時,大眾通過“TSI DSG”技術一路猛追,特別是在中國市場,這一戰略堪稱歷史意義,它讓中國汽車消費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F在不僅大眾,包括美系、日系、韓系、法系、自主在內的所有車企都進入了T時代。 那么接下來如何走呢?大家都看到了新能源,特別是在中國市場,電動車一度被譽為彎道超車的機會。但眾所周知的是,中國的電動車消費是一個“畸形兒”,如果沒有限行、限號等措施,電動車的銷量絕不可能像現在這么火。而且消費者中有幾個是真的為了“環保”而買電動車,相比大家也都清楚,更別說中國目前80%以上的電力都是來自火電了。 退一步講,我們不去帶著有色眼鏡看電動車,未來在政府的規劃中,電動車也僅僅是一個補充而已,到2020年新能源的汽車要代替20%的傳統燃料的汽車。那么剩下80%的市場會來自哪里? 回答這個問題,就像回答誰代替了自然吸氣一樣。對,渦輪增壓的下一個時代就是混合動力,而且通過卡羅拉雙擎和雷凌雙擎我們已經看到,二者與傳統車之間已經實現了“零差價”,百公里油耗只有4.2升。動力更強、配置也更豐富,這背后也不得不說豐田真是拼了,說服了全球的產業鏈,一起來降成本搶市場,引導消費者盡快進入混合動力時代。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