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專業45載——中航工業綜合所業務系列報道 1.集團公司編碼中心簡介 中航工業集團公司信息編碼管理中心成立于2009年6月(掛靠在中國航空綜合研究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編碼中心”),編碼中心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信息編碼管理機構,其職能如下:一方面致力于中航集團統一代碼建設,已建立起完備的代碼申請、審核與賦碼的管理機制,目前集團統一代碼已達75萬條,有效地支持集團公司和成員單位的信息化建設;另一方面致力于開展航空裝備信息編碼與分類工作,在新研制及在產的航空裝備上實施零部件條碼直接標印工作,方便航空制造企業和軍方用戶采集、傳遞產品身份標識及狀態信息,提高軍方用戶實物管理和技術狀態管理效率。 2.編碼與識別是智能制造的數字化“橋梁” 未來智能工廠將實現高度互聯與集成,編碼與識別技術是企業實現設備互聯、信息集成與共享的基礎。智能工廠中聯網的物理對象應具有唯一身份標識信息(物品具有“身份證”),通過編碼技術可賦予物理對象唯一身份標識,并使用識別技術智能感知、采集物理對象在各個環節必要的狀態信息。數字化的信息可在價值鏈上各環節雙向流動、共享使用,便于正向追溯產品在全壽命周期的信息以及逆向追溯產品研制生產過程信息。因此,編碼與識別技術為產品研制生產單位及最終用戶實現數據集成、信息共享架起一座數字化的“橋梁”。 3.航空產品智能識別技術與解決方案 當前航空制造企業逐步朝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趨勢發展,在轉型升級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產品信息數字化、老舊生產設備網絡化改造、生產現場數據采集自動化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編碼中心將為航空企業提供兩個方面的服務:面向制造企業的智能識別與末端數據采集解決方案;面向大型裝備的全壽命周期狀態管控平臺。 3.1.面向制造企業的智能識別與末端數據采集解決方案 航空企業在生產制造現場需要采集設備自身運行狀態數據、生產加工結果數據、生產產品屬性數據等制造數據,目前生產現場缺乏數據采集手段,企業對提高數據采集自動化水平的需求十分強烈。因此,我們推出智能識別與末端數據采集解決方案,幫助企業自動化、智能化采集生產制造現場數據,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并優化生產運營、生產管理流程。 智能識別與末端數據采集解決方案功能說明如下: 一是利用條形碼、RFID等識別技術對產品及物料的身份進行唯一標識,通過讀寫器及通信網絡實現產品狀態信息的自動采集; 二是通過企業末端數據采集軟件對產品狀態信息進行數據融合及數據處理,并傳遞給產品研制、生產、使用過程進行反饋控制及生產優化; 三是結合地理信息系統等手段向生產決策者提供信息可視化視圖,以便于決策者優化生產運營與管理方法; 四是從原材料到成品實現屬性數據、質量數據、生產數據的自動采集、跟蹤、記錄,信息在生產過程各環節可正向/逆向追溯,以利于提高產品品質。 目前,編碼中研發的企業末端數據采集系統已經在部分行業用戶投入使用。 3.2.面向大型裝備的全壽命周期狀態管控平臺 飛機、航空發動機等大型裝備在不同研制階段、面向不同客戶需求時的技術狀態多樣,且交付最終用戶后由于在使用保障過程中形成的單件裝備狀態差別十分顯著,目前還沒有更好機制和手段及時準確地跟蹤大型裝備的技術狀態,進而影響裝備的使用及維護。 編碼中心建立了面向大型裝備的全壽命周期狀態管控平臺,其主要功能包括:一方面為用戶及制造商提供一個交互、共享的裝備技術狀態數據平臺,另一方面基于狀態數據做數據分析,形成能夠支撐裝備使用的裝備實時動態數據系統。全壽命周期技術狀態可視化平臺的實施過程(如圖一所示)如下: 首先在設計環節統一裝備標識并采集狀態數據,利用條碼、RFID等識別技術跟蹤和獲取產品從生產制造源頭到交付使用、維修等各環節的狀態信息; 其次,建立產品全壽命狀態數據庫,將各環節采集的產品狀態信息匯聚到數據庫中; 最后,實現狀態信息可視化,通過系統建模技術建立產品各環節的過程模型、數據模型,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并以不同視圖進行展示。
4.結束語 未來編碼中心一定要打造成為航空制造業現場數據采集領先集成商、大型裝備全壽命周期狀態管控與質量追溯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秉承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服務至上”的理念,為航空制造企業和軍方客戶創造價值。編碼中心將依托綜合所在制造業及軍方客戶具有的良好口碑、深厚的技術積累,不斷創新智能識別產品、開拓新市場,為綜合所發展壯大貢獻力量。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