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的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機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國家紛紛加緊布局,搶占技術和市場制高點。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需要在這一競爭中審時度勢、全盤考慮、抓緊謀劃、扎實推進 “機器人革命”不是一場獨立的革命,而是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為特征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說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通過裝備的自動化和標準化實現了機器對人的體力勞動的替代,“機器人革命”則推動了機器對人的腦力勞動的替代。其影響不僅限于工業生產效率的提升,更在于從根本上克服了傳統工業生產方式下產品成本和產品多樣性之間的沖突,從而推動了從線性產品開發流程向并行產品開發流程的轉變,使工業產品性能顯著改善、產品功能極大豐富和產品開發周期大幅縮減。 “機器人革命”同時也在引發生產關系的深刻變革,使人在工業生產中的地位和角色發生了變化。一方面,由于機器的功能延伸和對人的替代,單一生產單元中對人的需求量相對下降;另一方面,機器復雜度的增加,實際上對產業工人在多領域的技能和編程、系統處理等方面的知識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些都意味著在“機器人革命”浪潮的蕩滌下,一國產業競爭優勢的內涵、產業競爭優勢所依賴的資源基礎以及國家間產業分工形式都將發生深刻變化。如果我們不能順應這一輪革命的要求,將面臨進一步喪失產業競爭主導權的危險。 從整體上看,“機器人革命”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智能化成為新一代機器人的核心特征。裝配傳感器和具備人工智能的機器人能自動識別環境變化,從而減少對人的依賴。未來的無人工廠能根據訂單要求自動規劃生產流程和工藝,在無人參與的情況下完成生產。 第二,高速網絡和云存儲使機器人成為物聯網的終端和結點。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工業機器人將更有效地接入網絡,組成更大的生產系統,多臺機器人協同實現一套生產解決方案成為可能;服務機器人和家庭機器人也能通過網絡實現遠程監控;多臺機器人之間的協作能提供流程更多、操作更復雜的服務。
第三,機器人生產成本快速下降。在工業領域,機器人的技術和工藝日益成熟,性價比不斷提高,機器人初期投資相對于傳統專用設備的價格差不斷縮小。雖然在功率和速度上與傳統裝備還存在差距,但機器人在精細化、柔性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因此在個性化程度較高、工藝和流程繁瑣的產品制造中替代傳統專用設備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率。成本的下降也使得機器人逐漸步入辦公室和家庭。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