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機器人應用領域不斷擴展。機器人最初應用于模塊化程度較高的汽車、電子產業,隨著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能完成更多的復雜動作,紡織、化工、食品行業也大量使用機器人。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勞動力成本提高,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將擴展至整個工業領域。 第五,人機關系發生深刻轉變。一方面,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和控制系統將實現標準化和平臺化,未來可以通過包括手機在內的不同端口對機器人發送指令。另一方面,人與機器人相互協作完成某一目標成為趨勢。技術成熟將增強人對機器人的信任,人與機器人之間的協作關系將進一步增強。 美國 引領智能化浪潮,明確提出以發展工業機器人提振制造業 美國早在1962年就已開發出第一代工業機器人,但受限于就業壓力,并未立即投入廣泛應用。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大量使用工業機器人的日本汽車企業對美國構成威脅,美國政府才取消了對工業機器人應用的限制,加緊制定促進該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政策。此后,美國企業通過生產具備視覺、力覺等的第二代機器人,實現了市場占有率的較快增長,但仍未擺脫“重理論、輕應用”的問題,也未能打破日本和歐洲的壟斷格局。到2013年,美國工業機器人生產商的全球市場份額仍不足10%,且國內新增裝機量大部分源于進口。 2011年6月,奧巴馬宣布啟動《先進制造伙伴計劃》,明確提出通過發展工業機器人提振美國制造業。根據該計劃,美國將投資28億美元,重點開發基于移動互聯技術的第三代智能機器人。世界技術評估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在工業機器人體系結構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其技術的全面性、精確性、適應性均超過他國,機器人語言研究水平更高居世界之首。這些技術與其固有的信息網絡技術優勢融合,為機器人智能化奠定了先進、可靠的基礎。
以智能化為主要方向,美國企業一方面加大對新材料的研發力度,力爭大幅降低機器人自重與負載比,一方面加快發展視覺、觸覺等人工智能技術,如視覺裝配的控制和導航。隨著智能制造時代的到來,美國有足夠的潛力反超日本和歐洲。值得注意的是,以谷歌為代表的美國互聯網公司也開始進軍機器人領域,試圖融合虛擬網絡能力和現實運動能力,推動機器人的智能化。谷歌在2013年強勢收購多家科技公司,已初步實現在視覺系統、強度與結構、關節與手臂、人機交互、滾輪與移動裝置等多個智能機器人關鍵領域的業務部署。若其機器人部門能按照“組織全球信息”的目標持續成長,未來谷歌既可以進入迅速成長的智能工業機器人市場,又能從機器人應用中獲取巨量信息來反哺其數據業務。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