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在4月22日召開的2014中國汽車論壇之汽車裝備專題論壇上的發言) “2014年中國汽車論壇”的召開具有重大而積極的意義,探討了新經濟轉型下的汽車產業發展趨勢與挑戰,如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我國汽車產業從大國走向強國等熱點話題。借此機會,我想就中國汽車裝備制造業的有關情況和想法,與大家交流一下。 我國汽車裝備發展現狀的“喜”與“憂”(小標題)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汽車產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1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2100萬輛,連續第5年全球排名第一。我國汽車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帶動了汽車制造裝備的發展,裝備技術的自主創新及國產化也取得了重要的進步,重點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整車制造工藝裝備取得實質性突破。目前,我國自主生產的沖壓生產線已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覆蓋件沖壓設備的國產化率已達到80%。國內主要沖壓設備制造企業已經能夠成套提供單機聯線自動化生產線。如濟南二機床大型全自動沖壓裝備技術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為上海通用東岳汽車公司、一汽大眾提供了沖壓生產線,并成功獲得福特美國工廠6條生產線訂單。焊接生產線的供應商逐漸由成套國外進口轉化為整線集成國內制造,如天津福臻自主研發成功年產20萬輛的柔性焊裝線技術,已為國內外諸多汽車廠家提供了數十條整車焊接生產線。廣州明珞已為上海大眾、一汽轎車、廣汽本田等企業提供了多條柔性焊接生產線。 其次,零部件生產裝備質量和可靠性不斷提高。隨著國內控制技術及元件可靠性的提高,澆注機產品取得突破,如濟南捷邁鑄造機械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研制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澆注機,并很快占領了國內市場;中國一拖集團、中國重汽集團、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廠家目前均采用了國內自主開發的傾轉式澆注機,運行情況良好。 再次,汽車裝配輸送設備自主化水平明顯提升。目前,裝配工藝的輸送設備國內完全能夠制造生產,并且質量可靠,輸送設備自主供應體系已經建立。據統計,合資企業裝配線中使用國產輸送設備的比重已經達到70%,非合資企業的比重達到90%。黃石三豐、黃石中誠等企業在自行葫蘆產品,江蘇天奇、東方物流、承德天寶等企業在積放式懸掛輸送機產品形成了系列化;沈陽新松、云南昆船、北京機科等企業生產的AGV(自動導引運輸車)產品市場優勢較為突出。
在看到汽車裝備產業迅速壯大的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到:長期以來我國汽車制造的關鍵裝備——如動力總成及其他關鍵零部件制造設備、車身制造與總裝設備、新能源汽車發展所需裝備,核心技術基本上依賴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目前我國汽車裝備制造業雖已步入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相結合的階段,但與我國汽車行業迅速發展的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現在: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