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進農機工業健康發展一直是全國人大代表趙剡水重點關心的話題。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他就進一步加快我國農機工業發展提出的建議,再次引發了行業關注。 在他看來,農業機械化的跨越式發展加速了農業現代化進程,但是作為農業現代化的物質基礎,我國農機工業的發展還相對滯后,必須進一步改善和引導產業發展。 “機械化農業”時代來臨 趙剡水認為,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帶動下,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持續提高,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由人力畜力為主向機械化作業為主的歷史性跨越。 農業機械化的跨越式發展,有效緩解了青壯年勞動力短缺的突出矛盾,有力保障了農業穩定發展,挖掘了糧食增長潛力,推動了農業技術集成、節本增效和規模經營,加速了農業現代化進程,為實現糧食產量“十連增”、農民收入增長“十連快”做出了重要貢獻。 與此相應,農機工業在整個機械制造業中增速名列前茅。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13年達到3500多億元,同比增長16%,高出全國機械行業增速2.5個百分點。行業的快速發展也醞釀著新的變局。 趙剡水認為,中國的“農業機械化”正在向“機械化農業”轉變,用戶需求不斷升級,市場重點發生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爭相進入農機市場,行業競爭強度不斷升級,農機工業競爭格局必將迎來新一輪調整。我國的農機制造企業必須加速轉型,以適應這些變化。 亟待資金政策支持 與快速增長的市場規模形成反差的是,我國農機行業還存在不少問題。趙剡水舉例說,農機企業在推動農機農藝融合方面任務艱巨;技術方面,我國農機技術水平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產品方面,中小型、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大中型、高端產品依賴進口;企業裝備相對落后,大企業不強,小企業不專。
趙剡水認為,農業裝備制造業是一個服務“三農”、具有公益服務性的不可或缺的特殊行業,同時又是面臨國外企業強勢競爭的弱勢行業。從有效服務“三農”、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出發,有必要進一步改善和引導農機產業發展。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