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進:把充電樁建設納入國家建筑規范 在過去的2013年,公眾對電動汽車的認識和熱情都有提高,為電動汽車產業從技術化向工業化、市場化發展創造了好的氛圍,但這個過程中,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全國人大代表、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在此次座談會上就提到其中的兩個:一個是充電樁少,電動車面臨充電難的問題;另一個是各地方省市提出不同的電動車準入標準問題。 安進說,在實際工作中他發現,想買電動車的人很多,但很多人都有顧慮,就是充電難。 “為什么充電難?因為充電樁少。在城市非常擁擠、建設密度非常大、小區成型的情況下,再增加充電樁確實很困難,但我們不能因為改造現狀很困難就不重視它。”安進說。 安進建議,把建設一定比例、一定密度的充電樁上升為國家的建筑規范。在新的道路建設、新小區開發,以至于老城改造中,把充電樁作為硬性規定,為未來3~5年我國電動車的普及創造好的條件。 “如果新建筑考慮到的話,一定會事半功倍。因為線路容量、保險絲的容量、變壓器的容量等,都必須提前考慮。沒考慮到,后來再去改造,非常難。”安進表示。 充電樁之外,安進還提到新能源汽車推廣中的地方保護主義——不同省市對進入本地銷售的新能源汽車有不同的標準。 安進說:“很高興我們江淮汽車能進入北京市首批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名單,現在我們車型正在通過第二批的檢驗。但這里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電動汽車進北京是一個標準,進上海又是另一個標準。” 在安進看來,這些標準是各地專家的一種“技術情結”,體現了各地方的技術偏好,這對電動車的市場推廣非常不利。 “我們做內燃機汽車,標準是統一的,像7258安全標準啊,國四、國五排放標準等,全國都是統一的,即使北京提前實施了國五,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電動車的標準也應該是全國統一的。所以我建議,在電動車市場化剛剛起步的時候,國家有必要制定一個統一的電動車準入標準,讓各個城市都能認真執行。”安進表示。 陳清泰:電動車產業化初期政府應激發市場活力 “現在中國的電動汽車處在一個產業化的起步期,非常關鍵,一定要鼓勵市場競爭,使得有競爭力的企業有無限的空間,而那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要么淘汰,要么加速技術進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陳清泰在座談會上表示,新能源汽車推廣中的地方保護主義危害很大,它使有競爭力的企業得不到發展,沒有競爭力的企業活得也還可以,“這樣下去我們的產業目標很難實現。” 陳清泰認為,目前電動汽車發展處在一個重要的時期——經過5年“十城千輛”示范工程的積累,無論在技術、產業模式,還是基礎設施、商業化應用的各個方面都取得很大進展,特別是節能和新能源汽車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推進力度在加大。而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倒逼,也使政府和社會對電動汽車的發展越來越形成廣泛共識。 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我國的電動車進入導入期,產業化成為不得不跨過的門檻。產業化應該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市場為主體,這毋庸置疑。然而,陳清泰表示,電動車產業化初期面臨的是與近乎完美的燃油汽車相比,始終存在技術成熟度與市場規模、用戶普及程度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難題,產業規模與生產成本之間更是存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困惑。 “產業化初期是一個過渡期,這期間經常遇到的是市場失靈或是市場不太靈的情況,就需要政府在此時成為推動電動車的主導力量。這種主導絕不是干預企業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而是以政府的政策資源調動市場的內在動力。”陳清泰說。
“因此,應該審慎決定政府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度如何把握,以及政府主導的決策何時以及如何淡出交還給市場,”陳清泰表示,“支持性政策不可少,但是支持過度會產生依賴。更為重要的是,要創造電動車好的發展環境,如倒逼式的推進環境,打破地方保護、完善基礎設施、政府資金支持技術研發、及時制定技術標準、放寬市場準入、引入新的進入者、組織跨行業的協調等。”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