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以高端為主 從數控機床生產來看,2013年1~11月,中國金屬切削機床累計總產量66萬臺,同比下降7.84%,其中數控金屬切削機床占比28%,累計總產量18.4萬臺,同比增長0.4%。11月當月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18215臺,同比下降3.21%,預計2013年全年與2012年持平。 1~11月,浙江、遼寧、山東、江蘇4省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最高,分別為40328臺、39215臺、30570臺、21516臺,除山東實現34%的增幅外,浙江、遼寧和江蘇分別下降2.89%、2.37%、5.34%;4省產量之和占全國總產量的71.46%。 2011年在經濟迅速復蘇階段,我國數控機床進口一直處于較高水平,月均1850臺左右,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進口單價逐步提高;2012年進口量開始減少,月均降至1300臺以下,進口單價起伏較大,年均單價為29.3萬美元/臺。 從2012年11月開始,數控機床進口量連續4個月下降,但進口價卻從10月開始連續5個月提高,2月進口單價達到47萬美元/臺的最高紀錄,進口量達到金融危機以來最低值,說明高端數控機床進口較多;10月以后進口量再次跌至1000臺以下,進口單價也略有走低:預計2013年全年,數控機床進口量月均在1000臺左右,進口單價略低于2012年。 2013年3月,數控機床進口量大幅增加,而進口單價猛降,隨后進口單價盡管略有回升,但與上年相比,進口單價略低。在我國機床企業積極發展中段產品時期,低價進口數控機床對我國數控機床的自主發展極為不利。 據2013年8月德國機械設備制造聯合會的一份研報,未來三到五年,中端市場將成為中國機械設備最大的細分市場,占比從目前的34.3%提高到40.3%,能實現高達6%的增速,為此德國機械制造商在華未來定位尤其要重視中端市場,開發中國中端市場的本地商業模式。
為促進國內中端數控機床發展,2014年國家在新版稅則中增加部分產品:增列數控銑車復合加工中心、數控曲軸磨床、數控齒輪磨床、三維打印機稅目,其中對數控銑車復合加工中心、數控曲軸磨床、數控齒輪磨床實施9.7%的最惠國稅率和20%的普通稅率,對三維打印機(3D打印機)則是5%的最惠國稅率和30%的普通稅率。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