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投資渠道單一,技術創新缺少強大的資金支持。 我國零部件企業的投融資渠道單一,獲取生產要素渠道單一。這些年,一些地方政府無償贈送整車企業土地、資金等各種生產要素的很多,但是,鮮有聽到對零部件企業的支持。 在汽車市場增速放緩、零部件企業生存較難的情況下,一些企業為了保住市場而壓縮成本,首先削減研發投入。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研發投入本身就不 足,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2%~3%的企業已經不錯了,而博世等汽車零部件跨國公司的研發投入比例都在5%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0%。創新投入不足,差距只 會越拉越大。 7.體制機制存在較大問題,改革空間仍然較大。 我國零部件企業的體制機制改革空間比較大,改革紅利仍然存在。有的老牌零部件企業現在經營很困難,由于體制機制僵化,墨守成規,未能及時轉型,導致邊緣化甚至被淘汰。 而大批民營企業和混合所有制的零部件企業,由于體制機制比較靈活,很多企業對市場反應敏感,適應能力強,目前發展狀態良好。一些有理想、有追求的民營和混合所有制零部件企業戰略目標明確、規劃清晰,具有做成“百年老店”的決心和毅力。 關于體制的障礙,還體現在企業間的聯合上。我國汽車行業的聯合很多,產學研結合更是實施多年,但是很多科研成果沒有得到轉化,很多聯合都無果而 終。當然也有好的例子,比如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的汽車輕量化創新聯盟、浙江省杭州灣新區的大型汽車零部件園區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8.人才匱乏,但涌現出一批技術創新領軍人才。 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我們曾經對汽車零部件企業做過一次問卷調查。調查顯示,人才匱乏導致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技術缺失,是自主品牌汽車企業 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具體到最匱乏的人才類型,工程師和管理人才得票最高,其次是銷售人才和技術工人,沒有一家企業認為“不存在人才匱乏之憂”。 但是,我們高興地看到,在零部件行業中,一批技術性創新領軍人才正在應運而生,特別是高等院校的大學教授和一些研究人員,他們帶頭創新,研究關 鍵零部件、關鍵技術,給零部件行業帶來了希望。比如,領導蘇州綠控研發AMT的清華大學宋健教授,在盛瑞8AT創新項目中發揮重大作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徐向陽教授等。 二、百家零部件供應商的喜人變化 不可否認,雖然我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諸多問題,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妄自菲薄,也應該看到自主零部件企業的成長和進步。比如, 中國“百家優秀零部件供應商”,都是各自細分行業的翹楚,引領著各自細分行業的發展。他們有的成功實現了轉型升級,有的在專業化上做到了極致,有的在實施 海外并購之后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有的已經進入了跨國汽車企業的供應鏈體系,有的在關鍵核心部件上已經可以與跨國零部件企業扳扳手腕,有的在節能減排的道路 上高歌猛進。 1.精、專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實踐證明,走精、專、新、特道路是零部件的惟一出路。零部件企業要做單打冠 軍,只要有專長的技術、專一的團隊,可以把一個產品做到極致。比如龍城精鍛,是一家坐落在江蘇武進的民營企業,只生產電機中的一個小零件爪極,但卻占到了 全球OEM市場的33%,全球的OEM市場是1.8億只,龍城精鍛就做到了6000萬只,成為博世、法雷奧、雷米等電機企業的首選供應商。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