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杰森剛剛學會開車。一天,他的父親要到18英里外的一個地方去辦事,為了給杰森練習的機會,就讓他開車送自己過去。到了目的地后,杰森和父親說好,先把車開到附近的一個加油站,下午4點再去接父親。 杰森到了加油站,把車放在了那里,就去附近的電影院看電影了。電影太好看了,讓杰森忘記了時間,等看完電影,已經是6下午點了! 杰森想:如果告訴父親自己因為看電影而耽誤了接他,父親一定會生氣的,或許就不再讓他開車了。于是他對父親說:"車出了一些毛病,修理了很長時間,所以來晚了。" 父親聽完了杰森的訴說,用一種杰森從來沒有見過的眼神看著他,說:"杰森,你覺得必須對我撒謊,我感到非常失望。" 杰森仍然嘴硬,堅持說自己說的都是實情。 父親說:"當4點鐘你還沒來的時候,我就給加油站打電話問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他們告訴我你一直沒過去取車。所以,我知道車根本沒出任何毛病。" 杰森聽了父親的話,頓時覺得無地自容,只好承認自己因為去看電影而忘了時間。 父親聽到了事實真相,非常傷心。他對杰森說:"我很生氣,不是生你的氣,而是生我自己的氣。作為一個父親,我撫養了兒子這么多年,他卻不能對我說真話,我實在是很失敗。我現在要走回家去,在路上好好反省自己的錯誤。" 杰森急了:"從這里到家有18英里的路,而且天已經黑了。"可是無論他怎么道歉、怎么懇求,父親都一聲不吭,只是沿著塵土飛揚的疾呼默默地向前走,臉上寫滿了痛苦。杰森沒有辦法,只好開上車,以大約5英里的時速跟著父親。一路上他都在盼望著父親可以停下來,好讓自己心里好受一點兒,可是他們就這樣一個走、一個跟,一直到了家。 這是杰森生命中最難走的一段路。從此之后,他再也沒有i對父親說過一個字的謊話。 故事的哲理 從某種意義上說,領導者和教育者有相似之處:一味指責,即使員工明知自己有錯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而檢討自己,感動的力量卻往往超越強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