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開灤集團不僅減少勞動用工總量2488人,而且有力促進了全年生產指標的完成。也就是在人員減少的情況下還完成了生產任務,由此可見,減人提效的潛力還很大。 通過科技手段優化生產設施降低成本非常有效。如呂家坨礦業公司由水采成功轉型為綜采,產量由原來的100多萬噸上升至現在的300多萬噸,而人員由原來的8000多人減少到現在的6000多人,這主要得益于技術的改進和創新。 今年年初,開灤還實施了生活后勤系統的整合重組,由原來的八個社區整合為四個,社區機關機構減少了一半,機關人員減少了50%以上,減人提效效果非常顯著。 在加大人力成本控制的同時,大力壓縮各種可控成本也是今年開灤集團的一項重要工作。“成本控制決定企業的競爭力和應變能力。”在開灤人看來,在煤炭價格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保持企業的效益水平,關鍵在于成本控制。 “在當前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的時候,企業要學會過‘緊日子’。”張文學說,要嚴格資金管控,強化資金集中管理,集中有限的資金辦大事、要事。與過去相比,當前開灤集團所有的產業結構調整都要圍繞一個目標:投資少、見效快、周期短、風險低。 張文學告訴記者,現在市場形勢不好,企業進行新項目建設的思路必須調整。一些關系到企業長遠發展的重點項目不僅要保證資金投入,而且還要抓住當前建設成本較低的機遇加快推進;而一些建設周期長,短期內見不到效益的非重點項目則要暫時放一放。對于既有產業,要立足于產業基礎,要推進技術改造升級;總的原則就是合理控制支出,該花的錢一定要花,不該花的錢一點都不能花。 開灤集團提出,今后一個時期,要進一步加強目標成本管理,提高降本增效水平,要精打細算過緊日子,大力壓縮一切可控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