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銷實現較快增長,增速將有所回落。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075萬輛和1078萬輛,同比增長12.8%和12.3%。其中,6月份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67萬輛和175萬輛,增長9.3%和11.2%,環比下降6%和0.4%。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同比持平。上半年銷售中國品牌乘用車357萬輛,增長13.2%,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2%,占有率同比回落0.2個百分點;銷售中國品牌轎車162萬輛,增長13.5%,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7.7%,占有率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1.6升及以下轎車市場份額小幅提高。上半年銷售1.6升及以下轎車427萬輛,增長16%,占轎車銷售總量的比重為73.1%,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市場集中度有所提升。上半年,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951萬輛,增長13.4%,高于全行業增速1.1個百分點,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8.2%,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汽車出口量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上半年出口汽車48.7萬輛,下降0.6%。其中乘用車出口29.4萬輛,增長2.3%;商用車出口19.3萬輛,下降4.8%。利潤增長加快。上半年,汽車行業實現利潤2327億元,同比增長20.2%,增幅同比提高10.2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8.2%,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企業虧損面為15%,同比收窄0.6個百分點。隨著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汽車行業具備長期較快發展的支撐條件。然而,居民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也不斷加大了能源、交通和空氣質量等方面的壓力,實行汽車限購政策的城市會不斷增加,將在一定程度上對汽車行業發展形成制約,預計下半年汽車產銷增速會有所放緩。 船舶行業延續低迷運行態勢。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和全球船運市場不振的影響下,除新承接船舶訂單量恢復性回升之外,上半年全國船舶工業造船完工量、手持訂單量、經濟效益和出口等主要運行指標均呈下行態勢。生產和效益雙雙下滑。上半年,全國造船完工量206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6%(上年同期增長4.2%),其中出口船舶占總量的91.9%;骨干企業優勢明顯,重點船舶企業新接船舶訂單占總量的92%,在LNG船、大型集裝箱船、節能環保型船和特種船承接方面取得突破。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0898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3.4%,其中出口船舶占總量的87.3%。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船價大幅下跌,并持續低位徘徊,而企業成本上升,效益明顯下降。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5.3%,虧損面達23%。新承接船舶訂單恢復性增長。上半年,全國新承接船舶訂單229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13%(上年同期下降50.3%),其中出口船舶占總量的91.9%。手持訂單下降。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0898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3.4%,其中出口船舶占總量的87.3%。總體看,下半年我國船舶工業生產經營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消費品工業。受居民消費支出增速放緩和外需不振等因素影響,消費品工業生產增速趨緩,但盈利狀況依然良好。上半年,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增長9.4%,增速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其中,一、二季度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6%和9.1%,6月當月增長8.8%。消費品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6.9%,增速同比加快1個百分點,但比一季度回落1個百分點。上半年,消費品工業實現利潤8183億元,同比增長15.2%;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同比略有提高;虧損面為14.7%,同比擴大0.3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4.2%。下半年行業運行穩中趨緩。在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宏觀政策基調下,各種惠民生、促消費政策措施將進一步落實并顯現效果,為消費品工業保持平穩增長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撐。但與此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增速放緩、人工成本快速上升和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制約行業增長,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也將對外貿依存度較高的輕紡行業發展產生影響。綜合來看,預計消費品工業在總體平穩運行的基礎上,下半年生產增速可能略有回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