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來最嚴重的核事故 福島核電站曾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核電站,由福島第一核電站、福島第二核電站組成,共有10臺機組(一站6臺,二站4臺),均為沸水堆。這兩座核電站的發電量占日本核電總產能的20%,占全國發電總量的6%。1971年3月開始投入商業運行,是東電第一座核能發電廠。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東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并引發海嘯,對福島第一核電站造成一系列設備損毀、堆芯熔毀、輻射釋放等災害事件,為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據國際核事件分級表最終將福島核事故定為最高的7級。 分析指出,這次災害可算是一起人為事故。據了解,第一核電站的1號機組已經服役40年,出現多處老化跡象,包括原子爐壓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壓力抑制室出現腐蝕、熱交換區氣體廢棄物處理系統出現腐蝕。從1978年到2008年,福島核電站先后發生多次事故,不是被隱瞞未報,就是篡改數據設法規避。 核專家指出,福島核電站是一個技術上現在已經不再使用的單層循環沸水堆,冷卻水直接引入海水,安全性本來就沒有太大指望。對于日本這個地震頻繁的地區,使用這樣的結構非常不合理。 在“3·11”慘劇之后,東電提出一個善后方案,使用像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那樣用混凝土和鐵板封閉反應堆的“石棺”方式。還計劃將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的高放射性污水轉移他處存儲,但進展緩慢。 過去的2年5個月 作為核事故的直接負責人,東電自事故發生以來,就面臨著一系列的處理問題,如受損核電站持續排放蒸汽、地下水滲透、冷卻系統修復、附近地表水輻射物質污染以及含有毒物質的水向海洋排放等。 至今,事故已經過去了2年零5個月,盡管東電自稱在不停地努力對福島核電站進行清理,但善后工作一直沒有終結。東電給人的感受更多是處理無力和不斷掩飾,而其錯誤的舉措仍在持續。事故之后,福島核電站發生了數次污染水泄漏和冷卻設施停電的危機情況。 去年12月,路透社的一份調查顯示,東電雖然聲稱邀請了美國能源部和通用電氣的專家參與合作清理,但外國公司僅提供了有限的技術合作。美國核監督委員會前任主席戴爾·克萊因表示:“福島核電站目前面臨著巨大困難,我對此表示同情。但事實上,我們并沒有值得驚喜的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