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要做好改變游戲規則的準備。這里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隨著市場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競爭規則必須改變,在產量增幅收窄的情況下,以質取勝為主題,在國內汽車產業產銷量速度變慢之后,各利益主體之間取得制約配制的能力,市場份額,產業鏈再分配方式正在變化。這些變化當中,首要的是規則的變化。汽車企業已經在深刻思考,以往主要依靠外援的發展方式要多久,是不是要轉變到主要依靠內涵實力,即提升企業競爭力,爭取市場占有率的方面。第二個方面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興起,消費方式的創新和投資貿易方式的改變,必然推出新的規格。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處于低需和準備階段,很多專家已經預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銷售收入的規模在一定時期之后,很可能會出現與傳統產業并駕齊驅,并且可能再一次形成一個幾萬億的產值的產業。新的產業就會產生新的產業鏈的鏈條單元,新的產業形態、新的市場方式,并且出現新的運作規格。第三,實現走出去戰略必須學習新的規則,被塵封百年之久的中國走出去的刺激和收獲還只是在初嘗新果,中國目前出口額僅占全球貿易的2%,全球范圍內,我們只接近低端市場很小的份額。因此企業需要從零開始學習、熟悉、踐行國家規則,政府和協會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制訂,這是我們的一門新的功課。 第四是要抓住走出去的機遇,不斷擴大戰果。中國汽車產業部分產品已經陸續出現在全球的各個新興市場,走出去的市場極好,按照2012年1-12月份出口趨勢分析,成功突破100萬輛、同比增長29.7%的出口業績,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新興市場的需求,二是低端市場的供給空間,三是中國國內市場接近飽和,產品技術趨于成熟,有動力。各個汽車企業在制訂和實施近期的中長期的戰略規劃中,已經將以此解決好出口產品的梯度、出口區域的梯度,貿易方式的梯度等等問題擺上了日程。 第五是要與金融、保險、法律和認證機構一道走出去,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汽車產業一定要得到金融、保險、法律、認證機構各個方面系統的支持。我們要與金融、保險、法律和認證機構成群結隊的走出去,以壯聲色。 第六,要對引進來做重新思考,在新的發展時期,確保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和質量。合資合作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大局,要繼續堅持在合作企業中的中方比例不能低于50%,近幾年及在海外并購過程中,很多中國企業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以不十分昂貴的代價,在國際上買到了許多很有價值的公司,很有價值的技術,在這方面還需要不斷的積累經驗。 第七,要改善政策環境。政府各部門已經在探索從法律、金融、保險準入和認證方面,積極創造有利于引進來和走出去的良好環境,并鼓勵各種所有制結構的企業采取各種國際通行的方式進行并購、重組以及海外設想的大膽嘗試。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政府的職能還有待于不斷的完善,企業在初期的表現也比過往成熟,還需要不斷的積累經驗,甚至要交學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