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國內勘探突破 海外尋鈾結果 9月,中廣核鈾業新疆公司薩瓦甫齊鈾礦正式獲得國土資源部頒發的《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國內首例鈾礦探礦權流轉完成。11月,內蒙古大營地區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床,連同此前勘查成果,該地區累計控制鈾資源量躋身于世界級大礦行列。 海外鈾資源開發今年收獲頗豐:我國自主設計、建造、運營管理的首個鈾資源海外開發項目——阿澤里克鈾礦項目實現首次產品銷售并進入商業運營,中國企業海外鈾資源商用實現“零的突破”;中廣核下屬鈾業公司全面收購英國Kalahari公司,間接實現對納米比亞Husab鈾礦的收購,且該礦已于今年開建。同時,中廣核順利完成首批澳產天然鈾交付并正式在澳大利亞建立天然鈾供應渠道。 點評: 解決好“糧食”問題,是中國核電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近年來,按照國家“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戰略,我國核電的天然鈾供應體系由國內開采與國外進口兩個渠道共同發揮作用,保障鈾資源的穩定供應。 內蒙古大營地區鈾礦勘查的重大突破,說明中央地勘基金的“煤鈾兼探”模式發揮了積極作用,也對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勘探開發鈾礦提出了新的思考。此外,鈾礦探礦權的流轉,對進一步推動國內鈾資源開發的市場化運作、繁榮國內鈾資源勘查市場有積極意義。而鈾礦礦業權市場合理有序健康發展也引起業內關注。 海外開發方面,收獲鈾產品和成功收購,均表明“走出去”步伐加快且成果明顯,在“糧食”環節上不再完全受制于人。但是業內分析認為,全球高品質鈾礦資源有限,市場份額被國際礦業巨頭瓜分,意味著未來通過權益收購和合作開發的模式對我國企業而言不具備優勢,唯有從草根項目入手,通過自主勘查尋找具有經濟效益的新鈾礦,方能保證更好的經濟效益。 8、融資上市提速 業務拓展深入 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電”)和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建”)2012年先后通過了上市環保核查。12月7日,中國核電出現在證監會最新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初審名單中。截至發稿時的最新信息顯示,中國核電A股首次公開發行(IPO)正在進行初步審核。中國核建IPO的步伐雖不及中國核電,但旗下中核二三國際公司已于2012年2月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交易市場。 此外,核電企業新能源業務拓展也在加快。中廣核集團今年先后有多個風電項目獲得核準、開工建設,并網發電,勢頭強勁。光伏領域在新疆、青海亦有收獲;中核集團今年瞄準福建和湖南的風電項目,且福建項目已獲核準。 點評: 核電企業的上市進程終于由計劃變成了現實。核電繼續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支撐將逐漸由核電產業自身盈利轉向社會資本,“以核養核,滾動發展”不再是唯一的方式。 按照目前核電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投資需求與有限的資金所產生的矛盾使企業面臨著投資周期帶來的長期資金鏈壓力,已經阻礙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之前主要采用的債務融資雖然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資金缺口,但其成本較高且能力有限,難以滿足核電發展的要求,因此盡快上市顯得迫在眉睫。 此外,主營業務先行上市被認為是明智之舉。主營業務上市后,逐步將旗下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最終實現整體上市的途徑更加穩妥、合理。 融資之外,是業務拓展。核電企業近年在風電、太陽能發電產業投資、建設及運營等方面的經驗已經發揮了作用,專業化程度絲毫不亞于風電企業和光伏企業。“十二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目標調升,核電企業更會搶抓機遇,戰略先行加快拓展。 9、攻克設備材料 園區建設升溫 核電材料和關鍵設備的國產化今年仍在繼續:首臺自主二代加核電控制棒驅動機構誕生、首臺自主研發和獨立制造的二代加主泵電機誕生、AP1000核島主設備大鍛件和高溫氣冷堆核島主設備大鍛件研制獲得突破、國內首條核級海綿鋯項目生產線正式投產并填補了我國核級海綿鋯生產空白…… 以海鹽中國核電城開建為標志的核電產業園區規劃及建設今年呈現加快之勢,山東海陽、四川成都、南京江寧、江蘇宜興等地正成為國內核電產業園建設的新力量。 點評: 從東北的老工業基地,到中西部的新興工業區,核電裝備制造業的吸引力正在變成創造力。而包括技術研發、設備制造、工程設計、建設安裝、教育培訓、運行維護等在內的核電關聯產業眼下正是炙手可熱。 建設產業園區的目的除了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外,最重要的是通過分享資源、信息,通過更多的合作和攻關,盡快實現核電關鍵材料設備國產化,以擺脫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但是,地方政府和企業在推進和參與產業集群化發展的同時,必須考慮到“園區熱”是否存在產能過剩、樣本同質化是否帶來重復建設、地方規劃是否參考了其他園區經驗而適時做出調整等問題。 10、履行社會責任 核電造福社會 國家核電、中廣核集團、中國核電及中國核建集團2012年先后發布了首份社會責任報告。由于是首份,上述報告不光針對2011年落實社會責任的實踐和業績做了說明,更介紹了企業從創立至今的發展歷程及各方面的成績和收獲。 點評: 發電企業、技術型企業、建設企業的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匯集起來,可以看做是對中國核電行業過去一年,甚至是過去幾十年的梳理總結,更是核電企業集體交給社會的責任答卷。 安全是核電的生命線,更是核電企業的靈魂。企業所踐行的社會責任,不僅僅是為社會發展提供清潔的核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更在于要恪守安全第一的理念,以安全為基礎實現產業發展,造福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