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裝備市場潛力巨大 “一個自升式海上鉆井平臺的造價約2億美元,而一艘10萬t的油輪造價約5 000萬美元。在目前造船訂單不足的情況下,轉向海工裝備制造對公司利潤提升作用明顯。”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新龍認為,當前,傳統造船業已度過了發展生命周期的高峰期,而海工裝備制造業正處在向上發展階段。 在周邊海域的中國專屬經濟區內,油氣資源十分豐富,有科學家估計,我國釣魚島周邊海域的石油儲藏量就高達1 095億桶。我國是能建設大型鉆井平臺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在我經濟區內快速布局大型鉆井平臺既是一種能源戰略,又是維護國家主權的主要舉措,因此意義重大。同時,中國鉆井業又發力國際市場,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船廠2013年獲得的鉆井平臺訂單數量有望創下歷年之最,這主要受中國船企從產能過剩的造船業重新調配資源的提振。我國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打造環渤海灣、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這三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其中具體目標有:鉆機及海上鉆井平臺等海上產品銷售額達到人民幣2000億元,占全球市場的20%。 制造裝備市場低位運行,但未來可期 2013年包括船舶工業在內的整個機械制造業仍不景氣,這在制造裝備市場可窺一斑。以工作母機機床為例,統計表明,自2012年以來,金屬切削機床產量持續下降,2013年延續了這一趨勢。1~9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53.89萬臺,同比下降9.36%;當月產量下降仍較大,同比下降18.78%。金切機床中的數控機床當月與累計增幅分別同比下降4.93%和0.43%。 制造裝備市場雖在低位運行,但隨著船舶和海工裝備的振興,制造裝備市場未來仍可看好。國務院發布的《方案》規定,要提高關鍵配套設備和材料制造水平。培育中高速柴油機、小缸徑低速柴油機、甲板機械等優勢產品自有品牌,加快轉葉式舵機、污水處理裝置、壓載水處理系統、油水分離機等產品產業化,提高通信導航和自動化系統制造水平。加快液化天然氣船動力推進系統、低溫冷藏系統、低溫液貨裝卸系統等關鍵系統的研制。開展透平和原油發電機組、單點系泊系統、動力定位系統、電力推進系統、海洋平臺吊機、水下井口裝置、鋪管專業設備等海洋工程裝備專用系統和設備研制技術攻關。在“十二五”后三年,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主要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25%和20%以上。巨大的市場潛力對數控機床、刀具、量儀、夾具、焊機、切割機、焊材以及自動化生產設備都有較大的需求。(一川)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