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稿,6月3日,碳中和板塊漲幅為0.11%,泉陽泉(600189.SH)、延華智能(002178.SZ)、蒙草生態(300355.SZ)等相關個股漲幅均接近10%。 當實現“碳中和”目標成為大勢所趨,作為排放大戶的汽車與交通行業也在不斷加快減少碳排放的步伐。公開數據顯示,從全球碳排放的能源結構來看,碳排放主要來自電力、交通和工業三大行業,其中交通行業碳排放量占總量的比重為25%。 “在應對未來氣候變化中,碳中和將是全球汽車產業競爭的新高地。”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認為。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方晉則表示,企業是踐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關鍵主體,碳中和與碳達峰“雙碳”目標的實現,主導在企業。 正是基于此,眼下,各車企都在加速擁抱“碳中和”,或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表,或啟動“碳中和”的研究和戰略。 “作為一家深深植根在中國的跨國企業,寶馬集團積極支持中國向低碳經濟的轉型。我們已經把可持續發展定位為中國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表示。 6月3日,寶馬集團首次公布了其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及相應的落地舉措,并確定了四大重點要務,包括加速技術創新驅動綠色轉型;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間的協作;提供最綠色、最令人渴望的高檔產品和體驗;設立科學的、可衡量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定期公開披露成果等。 據高樂介紹,寶馬集團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以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減排措施、倡導循環經濟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為三大核心,寶馬在中國的9個子公司和合資企業將合力落實相關目標。 在碳減排方面,寶馬集團則宣布,到2030年,單車全生命周期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至少三分之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寶馬率先將碳減排范圍拓展到全產業鏈,包括原材料采購、供應鏈、生產、使用乃至回收環節。在供應鏈環節,寶馬力爭到2030年實現減排20%;在生產環節,寶馬在中國的工廠計劃在今年年底實現碳中和,計劃到2030年在生產流程減排80%;在車輛使用環節,寶馬將加速電動化攻勢,在車輛使用環節減排40%。 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落地,寶馬集團將在中國市場提供更多電動化產品。按照規劃,2023年前,寶馬計劃在中國推出12款純電動BMW和MINI車型,覆蓋所有主流細分市場,預計純電動汽車將占公司在中國總銷量的25%。 除了新產品外,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服務也是寶馬的工作重點之一。2021年,寶馬計劃與特來電等共同建設36萬根公共充電柱,包括15萬個快速充電柱。此外,寶馬正與國網電動合作打造公共綠色充電站,未來BMW車主在國網認證的綠色充電站充電,將獲得綠電認證。 “今天,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各國的共同話題,寶馬期望通過持續創新和綠色科技,實現經濟增長、社會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齊頭并進。”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