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7年,根據中汽協數據,全年共產銷汽車2901.54萬輛和2887.89萬輛,同比增長3.19%和3.04%,雖然是連續第九年蟬聯全球第一,但也是2008年以來年度最低增長水平。 隨著各車企2017年銷量成績單的曬出,意味著辛苦奮斗的2017年走向終點,同時也意味著新一年站在了新的起跑線上。在微增長成為“新常態”的背景下,各車企對2018年的中國車市有著怎樣的規劃?是信心滿滿“大躍進”,還是小心翼翼“偏保守”?蓋世汽車搜集到20家車企的官方數據,整理出各自2018年在中國汽車市場上確立的銷量目標,以饗讀者。
注:“增幅”指2018年銷量目標相對于2017年實際銷量的增長幅度 一汽大眾:210萬輛 成立于1991年的一汽大眾,旗下擁有大眾、奧迪兩大品牌。2017年,一汽大眾終端銷量首次突破200萬輛。2018年是一汽-大眾面向未來變革以及實現2025戰略的開局之年,將朝著210萬輛的銷量目標進軍。在2018年的“攻堅”之年里,一汽大眾兩大品牌將有9款新車上市,為了跟進密集的產品投放,2018年,一汽-大眾長春奧迪Q工廠、華南基地二期、華東基地以及華北基地項目將全部建成投產,屆時,全國五大戰略布局將初步形成,產能將會增加100余萬輛。 吉利汽車:158萬輛 在2017年,吉利汽車以1,247,116輛的銷量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同比大增63%,是自主車企里面為數不多的完成了年度銷量目標的車企。雖然中國車市已經進入微增長,但吉利汽車顯然十分自信,將2018年銷量目標定在158萬輛,增幅達26.7%。據蓋世汽車了解,吉利兩位數增長的銷量目標將由吉利和領克兩個品牌共同完成,預計將推出包括轎車、SUV、跨界車、MPV等10款以上極具競爭力的全新產品和改款車型。“目前來看,我們的對手只有南北大眾和通用,先慢慢超越通用。”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副總裁楊學良表示。 長城汽車:116萬輛 長城汽車在2017年年初定下的銷量目標為125萬輛,不過最終以1,070,161輛的銷量結尾。在2018年,長城汽車重新調整節奏將目標定在116萬輛,增幅為8.4%。在產品上,哈弗旗下全新車型哈弗H4紅標版、藍標版、新哈弗H6 Coupe以及WEY品牌旗下的4款全新SUV產品將上市。反觀2017年長城的銷量,雖然整體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長城汽車低價格產品銷量占比的減少,高價格產品銷量占比的上升,因此可以看到長城汽車在向上發展之路上的戰略抉擇。2018年,長城哈弗品牌、WEY品牌將分別在10-15萬元、15-20萬元兩個區間進行更為強勁的深耕,“蟄伏”一年之后,2018將擁有更多新產品的長城汽車會有怎樣的市場表現?共同期待! 北京現代:90萬輛 2017年對于北京現代來說走得“步步驚心”,不過在適時調整之后最終以約82萬輛的成績完成了目標銷量。2018年,北京現代將貫徹四項經營方針,挑戰90萬輛的銷量目標,而四項方針分別為:創新求變、聚力本土、溝通協作、降本增效。和北京現代2017年125萬輛的銷量目標相比,2018年的銷量目標反倒下調了28%,由此看來北京現代拋棄了唯速度模式,轉向產品的深層次戰略。產品方面,北京現代將在2018年推出3款全新車型,其中包括一款小型SUV—ENCINO,此外,多款改款車型以及新能源車型也將正式上市。 廣汽本田:75萬輛 廣汽本田在2017年以730,633輛的成績完成銷量目標,屢次“圓夢”之后,將2018年的銷量目標定在75萬輛,和其他車企相比,廣汽本田的銷量目標相對保守,增長幅度僅僅2.7%。回顧廣汽本田的發展,可以看到廣汽本田的進步不僅僅在于銷量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其產品結構在不斷優化,經過調整,已經從雅閣“一駕馬車”的格局發展到雅閣、冠道和繽智“三駕馬車”的產品體系。在產品方面,廣汽本田2018年將投放5款以上車型,包括新款飛度、全新雅閣、新一代謳歌RDX及謳歌CDX混動版等。 東風本田2017年銷量達到727,025輛,2017年東風本田僅用10個月的時間就超過了2016年全年的銷量成績,最終以72.7萬輛的成績創下歷史最好銷量記錄。面對2018年的中國車市,東風本田同樣比較保守,74萬輛的銷量目標增長幅度僅為1.8%,表現出本田汽車一貫的穩健風格。據東風本田銷售部部長清水光太郎透露,2018年是東風本田品牌強化年,會在品牌忠誠度和滿意度提升的基礎上重點布局電氣化產品。 廣汽傳祺:70萬輛 廣汽傳祺2017年銷量大幅增長37%,達到508,586輛,在2018年的銷量目標制定上,廣汽傳祺同樣預估了37%的增幅,因此銷量目標定在70萬輛。產品方面,傳祺GA8,GS8,GM8三款車型的上市,使廣汽傳祺率先成為國內在轎車、SUV、MPV細分市場完成高端布局的自主品牌。在2018年,廣汽傳祺計劃推出2款SUV、1款轎車、和1款MPV車型。結合此前曝光的車型信息,這2款SUV、1款轎車、和1款MPV車型有可能分別是中期改款的傳祺GS4、全新傳祺GS5、傳祺GA4以及傳祺GM6。 江淮汽車:60-67萬輛 在車市增長疲軟,而部分自主車企逆勢大幅增長的背景下,江淮汽車的“銷量跳水”就顯得格外顯眼。2017年,江淮汽車銷量為510,900輛,同比下降20.58%。面對2018年的車市,江淮汽車制定的銷量目標為60-67萬輛,增幅在17.4%-31.1%。雖然近兩年中國車市迎來了SUV產品的爆發式增長,但是江淮汽車在大浪淘沙中似乎開始掉隊,就連曾經“一枝獨秀”的瑞風S3也被不斷涌出的新產品擠壓市場,面對燃油車市場的不斷萎縮,江淮把精力放在了開拓新能源汽車領域,至于其2018年的銷量目標能否實現,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比亞迪:60萬輛 和江淮的境遇類似,比亞迪在傳統燃油車市場的表現不如新能源汽車亮眼。2017年,比亞迪共售整車409,689輛,同比下滑17.5%;但其新能源汽車銷量卻實現新能源車年銷量的四連冠。在2018年,比亞迪將銷量目標定在60萬輛,增幅比江淮汽車更激進,高達46.5%。其中新能源的銷量目標為20萬輛。產品方面,比亞迪2018年有望推出4-5款新車,其中包括全新一代唐、宋MAX的DM車型、改款G5以及多款新能源微型車及小型車。面對將近50%的增長目標,比亞迪在2018年還將使出哪些殺手锏?拭目以待! 廣汽豐田:50萬輛 2017年,廣汽豐田銷量為440,390輛,同比增長0.7%。廣汽豐田市場營銷部公關總監黃恒表示:在2018年的銷量上,廣汽豐田定下了50萬輛的“小目標”,相較2017年增長13.5%。在產能上,目前廣汽豐田在廣州市南沙區的兩條生產線總產能達到38萬輛/年。其中,第一工廠主要生產雷凌以及致炫等轎車車型,產能約20萬輛/年;第二工廠主要生產漢蘭達等SUV車型,產能約18萬輛/年。廣汽豐田的第三生產線將建在廣州南沙區現有兩條生產線的東側,主要投產小型車,并引入全新的TNGA全球架構,年產能可達22萬輛。2018年1月新工廠投產后,廣汽豐田總產能可達60萬輛/年。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