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汽車訊 鳳凰汽車訊 9月8日,以“新業態 新理念”為主題的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于天津開幕,1000余位國內外行業精英將在此激辯熱點話題,研判產業發展前景。鳳凰汽車作為本次論壇的官方合作媒體,將為您實時報道論壇盛況。 以下是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葆旭東的發言實錄。
主持人:下面再請云度的老總葆旭東您來談談作為新晉企業,到底優勢在哪兒? 葆旭東:前面六位嘉賓加主持人講那么久,應該說沒留給我什么話題,我簡單講五點。 我覺得在新晉車企和傳統車企比較過程中,首先我們所有人其實都是來自車企,不可能對車企沒有了解,我本人在東風日產做了七年,所以說關于汽車制造業縝密的思維是每一個汽車從業者都要具備的。這其實是我們所有新晉人員搞汽車的前提。但是新入局者有一些不同,我覺得有幾點,第一來說任何一個行業你想在行業取得優勢,必須要在某些核心環節上具有特色,像講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新晉新能源在電池電機電控,在IT這是核心環節,我們發現很多新晉車企在這些方面有自己的優勢,有的人有一項,有的兩項,有的甚多很多。所以在理論上這些新晉車企滿足縝密的同時發揮自己特長有可能產生所謂競爭優勢。 第二新晉車企更堅決,新晉車企都是無產階級,我們有兩個思路,我們經常講這個,正向開發,什么叫正向開發,就是你從一個電動車應用的角度開發一個自主電動車使用的結構,其實尤其講是品牌,我們做正像開發并不是很容易下決心,像我們做衣服,明天你要穿衣服,今天這件衣服可以改,那邊一匹布,你選擇哪個,很多人下定決心找布一晚上做一件衣服,找一個褂子改一改更方便,但是新進企業沒有褂子,只有一匹布,愿不愿意都得自己做。我們從2015年成立公司,到2017年上個月剛拿到所有資質,其實大家覺得云度速度很快,大家不知道云度在2010年就注冊公司,三百多個研發人員用了三年時間就研發出一個底盤。為什么?沒有。所以說就得從零開始,一塊鐵一塊鐵搞,一塊電池一塊電池鋪,這就是新能源車企沒有辦法,是倒逼的只能做的更堅決。但是最適合的就是優勢,我們是行業內不用講。 第三我覺得外行精神,外行精神引發創新,大家都是內行,我們有時候瞧不起外行,但是我們不知道,任何的創造都是由外行引發的。特斯拉大家覺得做的很好,特斯拉最早研究大屏很奇怪,但是因為是外行,他覺得好玩,他覺得放上去應該,就搞了,就成了一個標志性的東西,其實很多的創造是外行創造的。我覺得在這方面,我們很多新晉車企,包括幾位有自己的很多奇思妙想,可能是比較怪異的想法,但是這些想法可能變化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應用。 第四我覺得思維方式方面其實我脫胎于傳統日期,我們以前講傳承,我們有很多儲備,我們叫換代,但是新能源車企沒有換代,我們叫迭代。你有什么,一次拿出來,為什么?沒有機會給你換代,你能不能活到明年不知道,你今年不全拿出來就沒有明白。所以所有這種做法加劇他們競爭能力的提升。 第五運作模式,其實傳統車企會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這是很好的思維方式,但是在新能源,一些新晉車豈不是這樣。一開始運作模式裹脅資金,裹脅客戶,裹脅未來盈利渠道,是一種眾籌模式,這個渠道更競黏性,形成一種共贏局面,根據以上幾點,我覺得新晉車企有一定優勢。 主持人:咱們討論一下,傳統造車的這種規律對于未來產業變革的時候,到底有哪些東西是一筆財富?因為超越了我們固定資產的不討論了,這個大家還得造車,也得需要即使不是四大工藝也是三大工藝,另外我們的沉淀,有些東西會成為一種障礙,不僅僅是我們硬件,還有一些思維的東西,這是大家有共識的,那么好,我就想說,比如迭代,到底在未來造車領域里面,應該有哪些東西可以借鑒,又有哪些是劣勢? 葆旭東:謝謝,我作為最后一個,可能發言的時候就信息很多了,其實剛才這個問題跟前面提的問題有類似的地方,在這里我首先更正一下我的觀點,剛才我看古總就觀點有自己的手法,首先我剛才講說我們云度做正向開發,是什么概念?就是說是我沒有選擇,我必須要這么做,但我并沒有說傳統車企都不做正向開發,這是我的觀點。因為怎么說呢,我們是窮小子,我們開業的時候我們就丁丁當當什么都沒有,我沒有這些選擇,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做選擇,只能是這樣。但是并不意味著有選擇的人就做另外一個選擇。 其實這里有一個概念,誰都希望是王思聰,我很我爸爸不是王健林,我生下來是富二代,我可以我跟爸爸干萬達,也可以搞視頻網站,思聰活的挺瀟灑,我不是富二代,我只能做相對艱辛卻是無怨無悔的道路。剛才想說我真的希望我們有選擇性,迭代問題也是一樣,我們沒有選擇性。對于云度品牌來說,我們今天推出第一款產品必須是我們最好的,但是什么叫最好,最好一定是以成熟,以安全為前提,我們不可能拿出一個半成品把我們每個消費者當成小白鼠來看,所以說院長,這是我們要設定前提。我們從來不拿半成品,拿成我們安全性不確認的產品。因為云度第一批用戶是我們自己的員工,我們員工掛掉了誰造車,這個肯定是不會。 另外來說,其實我剛才講另外一個觀點,也是跟古惠南總不同的觀點,我覺得做新能源尤其純電動汽車門檻真的不低,我不知道為什么說做純電動門檻很低,我有一個觀點,今天在這里所有做新能源企業,如果說國家明天補貼沒有,北京上海城市限牌限購限行全沒有,我們這些人全失業,現在造電動車如果沒有補貼,沒有限行政策,我們跟汽油車怎么競爭,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我們電池電機電控我們還屬于整個行業屬于很低的水平,我們還要大力發展大力提高。我們有一天甩掉拐棍丟掉奶瓶和汽油汽車競爭。 第三我們選擇什么道,我的觀點條條大道通羅馬,我記得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最高利于是馬車,馬車也是交通工具,跟現在開發的個人飛機我覺得都一樣,沒有什么區別。每個人按照自己的道路走,我們不要想道路的問題,重要是想你什么時候能到這個點就好。這個是我們一個觀點。 主持人:下面我們還有一個問題,剛才葆旭東談到很重要的就是他是傳統車企出來,而且這么多年打拼,所以對傳統車企有很大的敬畏心,最重要一點就是怎么用外行的精神思維來看內行的事,到底我們傳統的經驗的積累到底在未來產業變革的時候,是重要還是不重要?另外一個外行的思維到底在這里面意味著說好像我們不知道是做了一臺車,把汽車做成飛機,飛機做成拖拉機,我認為現在就是我面臨很多,因為有的時候甚至說問題出在這,這就已經在挑戰很多傳統車,葆旭東怎么看這個問題? 葆旭東:因為我提這個觀點因為是我個人的親身經歷,我2006年錄中央電視臺節目從地產行業轉到了汽車,我是標準的外行,我對汽車銷售一點都不知道,但我進東風日產是一個很好笑的一個案例,我后來在工作過程中發現我有很多優勢,因為我對汽車真的不懂,我能問出很多為什么,這些為什么在我變成內行是一種新的商機,更多是營銷上的一些新變化。這是我在日產從2006年做到2012年這么長時間以來的經驗。后來我經常講你要做內行的外行,你的心必須是外行,你的頭腦要是內行,你要用你的頭腦保持一個永遠不斷問問題,永遠不斷挑戰所謂行規的狀態。其實我們現在做新能源也是這么一個狀態,新能源對一個傳統來說,我覺得我們是不一樣的,我經常講新能源汽車跟傳統車不是一個行業,為什么?汽車,燃油車是一個燃燒發熱,產生動力,是一個化學過程。電動車是電機驅動,是一個物理過程,理論上來說是兩個行業,大家在品牌上來說都是跨界過來,其實剛才主持人問的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在品牌上,我們有什么積累,其實所有人做新能源汽車沒有任何品牌積累,每個人都需要靠自己的產品驗證,比如說特斯拉原來沒搞過汽車,第一款車做出來,新能源行業,在純電動行業是翹首,還有一個最好的案例,比亞迪現在做新能源做的好,純電動做的好,把原來傳統車的積累直接化解掉了。所以這個方面每一個新能源汽車要用心把當下產品做好,有了今天的產品,就會有明天的品牌。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