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時代,品牌已經成為制造業乃至國家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象征。企業品牌培育要授人以漁,增強品牌培育能力。在企業文化和生產經營活動中,體現的是高質量、高效率、高價值和高聲譽,這些特質是品牌價值的源泉—— 小巧精美的晨光文具、舒適大氣的三槍內衣、美輪美奐的老鳳祥黃金、精密智能的商飛制造……在日前舉辦的上海卓越工業品牌展上,一批家喻戶曉的上海老字號品牌登場,用過硬的產品“吟唱”著背后的品牌故事。
2016年工業企業品牌培育經驗交流會現場 上海站是工信部日前啟動的“中國工業品牌之旅”首站。在啟動儀式上,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沙南生表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品牌已經成為制造業乃至國家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象征。企業品牌培育要授人以漁,工信部將繼續通過試點推廣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增強企業品牌培育能力。 質量為先,弘揚工匠精神 “品質是品牌的基礎。消費者買東西,首先在意使用價值。現在的中國經濟,品質還是軟肋。需要啟動一場品質革命,使中國的產品在全球有立足之地。”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說。 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2016年的報告中,中國工業競爭力僅排名第5位;在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16年世界品牌500強中,我國以36席位居第5,其中只有9個是工業品牌。沙南生坦言,兩個“第五位”說明同一個道理,中國制造“從大到強”,依然任重道遠,迫切需要創建以質量品牌為標志的競爭新優勢。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了“質量為先”的基本方針,把質量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生命線。正如亞振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管理中心總監徐輝所言,“品質”是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體現,對市場的尊重;“品種”意味著創新,是企業在產品、設計、功能等方面創造力引領力的體現;“品牌”是承諾和責任,是文化的認同,是企業價值創造能力的體現。 在晨光文具車間,小小的圓珠筆芯一粒粒自動旋轉進入智能檢測機器,最后分別進入兩個塑料筐,藍色的是合格品,紅色的是不合格品。可別小看這小小的筆芯,“機器檢測要看球珠是否勻稱、正圓度、高度等。球珠過大過小都不好,大了刮紙,小了不流暢。我們投資了2億多元來制造這些儀器,就是為了做好幾分錢的筆頭。制筆技術的核心就是筆頭。”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總監姚鴻俊告訴記者。 據介紹,晨光文具已經掌握了筆頭的制造技術,也是國內目前唯一能生產撳動全針管筆頭的工廠。晨光的筆頭,采用瑞士MIKRON24工位機床一次性加工成型。“這些筆頭的制造難度,甚至比勞力士手表中齒輪的制造難度還要大,手表的零件是實心的,筆頭是空心的。每一個筆頭都要經過12道切削工序才可以制造完成,需要經過34個參數檢測合格才可以投入使用。”姚鴻俊介紹說。 質量之魂,存于匠心。“工匠精神”所蘊含的精益求精、創新創造、技藝精湛和珍視信譽等內涵,在企業文化和生產經營活動中,體現的就是高質量、高效率、高價值和高聲譽,這些特質是企業實力的保證,也是品牌價值的源泉。 創新為重,講好品牌故事 “企業品牌要靠產品來傳遞,產品可以自己站出來幫企業說話,推高企業品牌形象,幫助中國企業品牌走出去。”易迪思工業設計顧問(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戴一菲如是說。 為了佐證這個觀點,戴一菲拿出了公司設計的許多醫療產品:便于纏繞的醫用縫合線、開啟方便的醫用膠筆、小巧的可視電子喉鏡等。一款為香雪制藥設計的醫用膠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一改過去玻璃瓶打開的不便,新的塑料膠瓶采用筆的形狀,便于手持。一個很贊的設計是,膠瓶上添加了小刮片,讓醫生用來代替手術刀片抹平、抹薄膠水。 浪漫櫻花、日月同輝……這一系列精美的圖案出現在一直偏重商務的羅西尼手表表盤上。“創新是品牌的永恒主題,羅西尼手表已經在女表市場發力。”珠海羅西尼表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國梁向記者介紹說。 羅西尼是中國表業首家品牌價值破百億的廠商,還將繼續堅持創新發展,傳遞中國制造能量。 沙南生指出,外修形象,就要講好“品牌故事”。講“品牌故事”不僅是企業的事情,也是產業、地區乃至國家的事情。山東省的“好品山東”、四川省的“名酒名茶”,都是在講述地區和產業的“品牌故事”。 每一個知名品牌背后都有自己的品牌故事。“要講好品牌故事,首先要找準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的消費者是誰。”工信部品牌培育專家組組長周宏寧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比如,羅萊家紡以市場不同年齡、性別和消費能力的消費者為目標群體,打造了一個品牌組合。其中,“羅萊”是定位中高端市場的優質典雅品牌,“LOVO”是以中端市場為目標的年輕時尚品牌,“羅萊兒童”是以中高端市場為目標的快樂純真品牌,“SHERIDAN 雪瑞丹”則是以高端市場為目標的高端奢華品牌。 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營銷策劃總監宋銀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依波已把設計、采購、生產、質檢、銷售與服務全過程納入到精品戰略的品牌增值環節,并借此明確了品牌增值點的設計與控制方向,在公司內部統一了堅持精品理念、推行精藝標準、創新營銷方式的全面品牌提升之路,并通過系統的管理與創新,實現了企業品牌全方位增值。 集體發力,建設區域品牌 像鋼琴鍵一樣的落地燈、個性化定制的胰島素攜帶盒……各種奇巧構思的創意產品匯聚在上海黃浦區的中心地帶——上海江南智造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園區建筑面積達18萬平方米,近300家入駐企業,主導產業創意設計業占比70%,被工信部認定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區域品牌試點地區。 江南智造文化創意設計主要集中在廣告設計、建筑設計、工業設計和時尚設計四個種類,每個種類都有國內外業界的領軍企業和優勢企業,如洛可可、易迪思、萬谷、藝普得等。文化創意設計榮獲紅點獎、IF金獎、IDEA獎、G-mark、紅星獎、金點獎、金投賞等國內外創新設計大獎。 據上海黃浦區自主創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園區管理科科長沈強介紹,江南智造已被上海市認定為“一區多園”式的創意產業集聚區。其文化創意產品覆蓋紡織服裝、體育用品、互聯網金融、建筑裝飾等諸多領域,業務拓展至中東、美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2016年江南智造擁有38個馳名商標,11個上海著名商標,實現總營業收入近110億元。 “法國有波爾多,美國有硅谷,這都是著名的區域品牌。江南智造也要以此為目標,這需要企業與政府合力推進。”沙南生說。 區域品牌建設是提升工業質量品牌的重要內容。據介紹,圍繞區域品牌建設,工信部已經在75個產業集群開展試點,樹立了6個區域品牌建設示范區,發揮了試點先行、示范引領的作用。 周宏寧介紹說,較早開展試點工作的產業集群,其主導產業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平均提高了2.3%,工業增加值率從22.2%提高到24.1%,新產品產值率從27%提高到34.1%,采用國際先進標準產品比重從52.9%提高到61.1%。骨干企業以自主品牌銷售產品比重從60.1%增長到68.2%,名牌產品產值比重從38.2%提高到45.5%,產業競爭力得到了新的提升,區域品牌的價值得到更好的釋放。 “品牌建設是經濟活動。從微觀看,企業投入資源培育品牌,以擴大市場占有、品牌溢價、品牌抵押融資等形式實現價值轉化。從宏觀看也是這樣,一個經濟區域通過投入公共資源,提升該地區整體品牌水平,進而以稅收增加、就業增長和社會發展等形式,實現價值轉化。”沙南生說。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