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行業專家一直呼吁,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需要全行業以開放的心態展開合作。但在傳統能源結構下,多年來很多企業的合作均以“不同理由”開始,也以“不同方式”而默默結束。
4月9日,長安汽車與蔚來汽車在北京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有人說,這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企業與中國最具有活力的創新型汽車企業之間的聯合。 但筆者認為,在智能電動汽車將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歷史機遇之時,這次合作的背后其實是契機的到來。 一家是初創企業,一家是百年老店且自主品牌銷量第一,雙方的行業地位看似不太“匹配”,但此次合作,不說是不是強強聯合,但確實是現有汽車企業與新創企業合作的范例。 雖然雙方均未在媒體問答環節,對后續合作細節透露太多,但有些信息是顯而易見的。 雙方將以成立合資公司的形式,將在智能網聯以及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全面且深入的合作,以共同推動智能化服務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其實,近幾年,長安一直對外表示要從產品服務商,向產品+服務+出行方案解決者的升級。 “我們的思考方式跟很多企業不同,中國的汽車行業,傳統企業加互聯網,我們要開放心態,要找到全新的價值觀。”朱華榮以及背后的長安汽車的心態決定了此次合作的成功。 而朱華榮緊接著說的另一句“長安汽車的短板就是傳統車企的短板”也是不爭的事實。 “長安在轉型過程中一直在對產品以及營銷模式進行變革,與其我們苦思冥想,不如雙方合作共贏。”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說道。 說到底,長安汽車與蔚來汽車擁有不同的企業氣質和不同的企業文化,而這一次合作也絕不是單單的合資建廠、資質,新產品、品牌等等,這又繞回去“中國需要不需要一個全新品牌”這件事上了。 “新的合資公司,不單是全新公司會有全新的產品,雙方是在研究一種新的模式,智能化、電動化是確定的。”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表示。 朱華榮認為,蔚來汽車是互聯網造車的典型代表,他們可以從新定義、服務用戶的過程。在傳統企業里面,很多沒有做到的事是可以通過雙方合作來實現。 長安汽車具備汽車全產業鏈運營能力,實現大規模汽車產品全球研發、全球制造及全球交付。而蔚來汽車也一直是互聯網造車的典型代表,一直在從新定義和服務用戶的過程。 這一過程中,蔚來將在電動汽車研發、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技術等領域與長安汽車的全球研發能力、制造和供應鏈體系對接,實現優勢互補。 筆者認為,蔚來汽車是一家充分尊重現有汽車工業基礎規律的互聯網企業,而長安汽車是一家具有開放心態的傳統企業,所以,兩者的結合才會如此順暢。 長安擁有豐富的整車設計制造經驗,完善的供應商體系和具有前瞻性的新能源戰略、智能化發展規劃。蔚來汽車具備互聯網基因,理解新時代下用戶思維模式和需求痛點,并能通過快速迭代的方式,提升用戶體驗。 在蔚來汽車面向大眾消費市場的最新量產產品即將推出之時,與長安合作可謂是在品牌上注入的一劑強心針,而長安,連續三天舉辦活動,從全新設計戰略發布,再到培養粉絲效應,再到今天和互聯網車企合作,這充分展示了長安汽車的強者姿態。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