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凡沛
龍軸集團公司大門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發布了第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名單,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軸集團”)被評為第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成為中國軸承行業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在2017年1月北京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上,龍軸集團榮獲2016年度中國創新力企業百強。 這兩項榮譽對于龍軸集團而言,是為2016年的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畫下的一個圓滿的句點。事實上,在這之前龍軸集團2016年的榮譽冊上已是滿滿當當、光彩熠熠。 2016年,龍軸集團企業技術中心正式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公司為國家最先進飛機研制的幾十種規格產品通過軍方組織的鑒定;公司承擔的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過福建省科技廳的驗收;公司入選(首屆)福建企業“創新100”。龍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凡沛榮獲“十二五”機械工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稱號,公司總經理陳晉輝當選福建省“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總工程師陳志雄入選“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創新發展,是龍軸人的堅定信念,也是龍軸集團事業成功的法寶。”曾凡沛表示,龍軸人將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持續發揮創新體系和能力優勢,以“新、優、特”產品引領關節軸承行業的發展,成為行業當仁不讓的引領者。 他相信,創新的能量,將使龍軸集團在新一輪的發展中再次騰飛。 自主創新 打造核心競爭力 程“綠色通道”。 隨著技術創新體系和產品研發與技術開發平臺的逐步完善,龍軸集團強力推動了技術成果的轉化。目前,龍軸已研制開發5600多種關節軸承,其中多種產品被確認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或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關節軸承產品和質量水平達世界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擁有55個有效授權專利,其中26個授權發明專利(含一項國防發明專利)。 2月9日,在福建全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福建省相關領導多次提到龍軸集團的產品應用于神舟系列飛船,值得學習。早在去年11月,西安航天發動機廠向龍軸集團發來賀信,感謝公司生產研制的多種材料,為新一代“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某型發動機的順利研制奠定了堅實基礎,并希望日后能攜手共進,再鑄輝煌。 這條創新驅動的轉型升級之路還在延伸。按照規劃,龍軸集團正積極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生產物流管理以及人機互動技術的應用,著手布局機器換工產業轉型戰略。 朝陽初升,在龍軸集團的數控車間里,工人們已經開始為完成一批新產品訂單而忙碌著。 在產能結構性過剩、市場低迷加劇,一些傳統裝備制造企業舉步維艱的形勢下,龍軸集團以創新驅動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最大限度地遏制市場等諸多負面因素對公司經營業績的沖擊。 作為一家現代化上市集團公司,龍軸集團是中國機械工業核心競爭力100強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主導產品關節軸承品種數、產銷量均在全球名列前茅。 數據顯示,龍軸集團具備了年產關節軸承1500萬套、汽車圓錐滾子軸承和AG軸承800萬套、齒輪200萬件、變速箱1萬臺套、免維護十字軸260萬件、滾動功能部件182萬套、軸套2000萬件及針織機械設備2萬臺套的生產能力。 其產品不僅廣泛用于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多種機械設備,并為國家重點工程如上海磁懸浮工程、三峽工程、正負電子對撞機、嫦娥系列衛星等航天工程及大型現代建筑、橋梁、風電、光伏設施等配套,同時大量出口歐美亞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0年,曾凡沛接任董事長職位時便清醒地認識到,國產軸承技術短缺、質量保證體系不完整、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以及產業鏈不完整等問題是制約國產軸承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要打破技術壁壘,企業首先需要具備自主研發的創新能力。 為此,龍軸集團創立了全國獨樹一幟的關節軸承研究所和國家級關節軸承檢測實驗中心,并獲批為福建省關節軸承企業重點實驗室和福建省精密軸承工程研發中心;成立了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時擁有亞洲行業內非常先進的靜力學實驗室,其技術中心被評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 “我們每年花幾千萬元投入到研發中,對于研發的投入3—5年可能都不能產生效益,但是為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股東的利益,公司還是堅持在做。”曾凡沛介紹道,龍軸集團還通過明晰部門職能、優化研發流程、實現技術協同,將研發、試制、檢驗與試驗、產品應用、售后技術服務等融為一體,提高技術體系運行效率與運行質量,進而實現了新產品從設計、生產技術準備、樣件試制到批量生產制造的全過 管理變革 搭建一體化體系 軸承產業是技術密集度較高的行業。隨著我國機械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對軸承的精度、壽命和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在高端軸承方面,工作環境更加復雜,對軸承性能與可靠性的要求更為苛刻。 這就對軸承生產企業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嚴苛的考驗。 “只有管理創新才能激發科技創新的巨大潛能。”曾凡沛提出了“大龍軸”觀念,借鑒國內外卓越的管理理念,沿用以過程管理為基礎的質量管理體系模式,形成了集質量、環境、安全、內控等體系的一體化管理標準體系。 在這個體系下,包括了企業管理基礎、資源管理、產品實現與服務提供和評價改進四大板塊,同時,涵蓋了標準體系中的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和工作標準。
龍軸集團磨加工自動生產線 “這不僅便于各崗位梳理、履行制度流程規定的職責要求,又利于各級主管組織落實主推制度流程的執行落地。”龍軸集團相關管理人員表示,現在已形成了以職能崗位、制度流程等多維度為主線的業務職責矩陣表。 在上述科學管理落實之后,龍軸集團內部開始發生良性“化學反應”。 精益化生產持續突破,全面梳理了各車間檢驗工作內容,分析節點時間占比,統一了職責分類;TPM推進流程橫向拓展至各車間,形成了系統的標準作業指導書、相關表單、制度文件等。 廉潔風險防控更加嚴密,結合國有企業的特點,以嚴謹的邏輯框架構建廉潔風險防控體系,融入戰略、管理和文化中,使廉潔從業建設與生產經營互相依存,互相滲透,互相促進。 集團管控模式進一步優化,加大國際市場開發力度,實施減員增效措施,精簡機構,管控經營風險,大大改善了集團業務發展不均衡、主要子公司盈利能力弱的局面。 安全管理深化更加顯著,安全績效指標實現了“4個100%,4個0%”:安全教育普及率100%、消防安全合格率100%、特種設備檢驗合格率100%、“三崗人員”持證上崗率100%,無死亡事故、無重大火災事故、無重大設備安全事故、無職業病例。 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效果立竿見影,龍軸集團榮獲福建省政府質量獎,被漳州市國資委確立為對標標桿企業。2015年,龍軸集團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榮獲漳州市國資委“年度完成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先進單位”。 以人為本 構建人才引培機制 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核心技術要突破,首先必須依靠優秀團隊的通力合作。 曾凡沛意識到,想打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企業,就必須擁有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為企業科學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證。 龍軸集團發揮海西人才高地、博士后工作站和大師工作室的影響力,實施“1221”工程,以產業發展為導向,先后引進清華大學、中南大學等名校博士后,培養各專業領域領軍人物、學科帶頭人、技術骨干及高技能人才,有效解決人才缺口問題。 與此同時,對高級經營管理人才、科技領軍人才、技能大師,以及其他政府特貼、特支專家和人才做好“三個關愛”工作,營造一個有利于干事業、展才華的大環境,讓他們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為公司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選人用人機制上,堅持“相馬”與“賽馬”并行,對部分管理崗位實行公開競聘選拔,推出車間主任、車間副主任、車間調度、部門主管、團委副書記等11個崗位進行公開競聘。 此外,龍軸集團創新了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采取走出去及請進來、網絡學習、內部培訓、聯合辦學和委托培養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利用龍軸網絡學院平臺,啟動內部課程開發項目,整合推廣公司內部課程資源,增強教育培訓內容的實用性、直觀性和針對性。 “企業只有實現員工的個人夢想和個人發展的高度融合統一,才能讓他們產生幸福感。”曾凡沛表示,為此,他特地開通了董事長熱線和董事長信箱,真心實意地為職工辦實事,深入開展創建工人“先鋒號”、勞動競賽、建設職工之家等活動,受到了廣大員工的信賴和喜愛。 2017年春節前夕,公司工會發起了第二屆“慶新春,展風采,共繪龍軸夢”職工才藝作品展,共收集參展作品207組,各部門、車間選送的作品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如今,集團母公司技術管理人員占員工總數的35%,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占15%;一線工人中通過中級工以上技能等級鑒定的占50%。 這一批掌握了現代科學文化和管理知識、創新能力強,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和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將重構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 深化改革 創建幸福龍軸 2011年11月,上任不久的曾凡沛在公司黨代會上提出要建設“創業創新的活力龍軸,和諧卓越的幸福龍軸”。 誰來引領實現這個“龍軸夢”?答案必須是龍軸集團的黨員隊伍,他們是集團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自召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動員部署大會以來,龍軸集團黨委圍繞“立體化宣傳”、“導向性學習”、“傳動式行動”三條主線,制定并實施《關于在公司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推動700多名黨員既深刻理解黨章黨規、系列講話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又增強內心的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各種主題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捐書育人,情滿桑梓”活動向漳州市邊遠農村“公益圖書館”捐書,共募集圖書3000余冊;“比技能、比作風、比業績”專題活動,提高了黨員的專業技能和工作水平,激發了黨員履職盡責、提升業績的內生動力;“以案說法、以案促教”警示教育活動,使黨員端正對權力、名利、金錢的認識,管住自己的心、手、嘴和腿。 這些專題活動,既是對學習教育的深化,也是對活動成效的檢驗。 而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實際能力得到強化,正是對黨員隊伍能力提升的有力證明。 在深化黨建的同時,龍軸集團開拓發展思路,投資九千萬元設立閩臺龍瑪直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入高精密直線導軌與滾珠絲桿領域,打造了新的發展脈絡。 在國際化戰略方面,設立了龍溪軸承美國有限公司,全力開拓美國航空關節軸承市場,近期公司航空自潤滑產品共8類6000余種規格順利通過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認證并列入美國政府采購合格產品目錄中。在國內,龍軸集團研發的航空關節軸承部分已通過相關部門認證。 供給側改革方面,龍軸集團圍繞關節軸承核心業務,致力拓展航空軍工、路橋建筑、軌道交通、新能源等高端市場及新興應用領域,搶占主機國產化配套先機。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曾凡沛表示,福建龍溪軸承將求真務實,攻堅克難,以成為中國高端裝備軸承的領跑者、國內軸承產業的整合者和國際軸承市場強有力的競爭者為愿景而努力拼搏!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