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車價依然會下降。 主要原因如下。 一、車市有增長的空間,也就有競爭的余地。為競爭市場份額,降價仍是主要促銷手段 2017年1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透出消息說,2016年,全國汽車產銷2812萬輛和280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5%和13.7%;其中:乘用車產銷2442萬輛和2438萬輛,同比增長15.5%和14.9%;商用車產銷370萬輛和365萬輛,同比增長8%和5.8%。據此預測,2017年,汽車市場增速為5%左右、全年汽車銷量約為2940萬輛。 其實,這個預測還很保守。曉程預測,2017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增長還將超過10%。新的購買力的釋放,將吸引更多車型投放,引發所有企業競爭市場份額。競爭越激烈,降價幅度越大。只有降價,才會贏得關注,贏得市場。 新車型投放之后會猛烈沖擊市場,老舊車型必然降價以拼,并拉低新車售價。 拼新車同時拼價格,會讓車市價格戰連綿不斷。車價將進一步走低。 二、產能過剩使汽車產品價格下調壓力倍增 到2018年,中國車市汽車產能將達到4000萬輛,到2017年,產能也將超過3500萬輛。當年市場只能消化2900-3000萬產能,剩下的產品,就只能拼命擠占市場以求立足之地。拼命擠占市場,唯一手段就是低價位競爭。靠降價促銷吸引眼球,靠低價招徠顧客提升銷量。這是唯一立竿見影的促銷辦法。 三、SUV車型產能堆積 價格高 利潤足 競爭更為激烈 SUV車型很可能率先降價求生存 到2016年12月,國內SUV車型生產企業已達72家,生產有銷量記錄的車型147款。 從2016年12月國內SUV市場看,12月累計銷售SUV車型108.21萬輛,同比增長35.61%。2016全年乘用車共銷售2437.69萬輛,同比增長14.93%,其中SUV銷售904.70萬輛,同比增長44.59%。SUV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重,2016年為40%,而2015年占比為29%,2014年為21%,SUV作為乘用車市場主力車型,市場份額急速擴大。 市場增量大,生產企業多,生產車型多,投入新車多,產能壓力大,SUV細分市場的競爭一定是白熱化的。 而SUV車型熱銷,價格就高不就低,產品利潤率高,價格水分大,降價的空間很大。一旦競爭達到一定程度,汽車企業必將通過降價擠占市場份額。 這方面,高端車對低端車的擠壓,低端車對高端車的蠶食、合資車對自主車型的圍剿,自主車型對合資車型的集團沖鋒、豪華車對中低端車型的下壓、中高端車型對豪華車的反撲,各種競爭力量糾纏在一起,形成2017年SUV市場激烈競爭的大戲。 12月數據顯示,自主品牌SUV多個車型銷量創下新高,已經形成對合資品牌的壓倒性優勢,12月SUV銷量前10名中,自主品牌占了7個,合資品牌在SUV市場的份額己經連續第24個月下降。 參與競爭的任何一股力量,都可能通過降價拉動銷量,保住或者擴大市場份額。競爭中任何一方的降價,都會引發連鎖反應,從而產生相互壓價競銷。只需一根稻草,就隨時可能壓倒SUV車型高利潤這只大象。 再來看看,2017年,車價下降的空間有多大。 自從桑塔納17萬左右車價的時代成為過去,車價已經今非昔比。目前車價還在降,但購車的消費者一直認為還應繼續降,降得不到位。但人們對車價的質疑從來不斷。其原因,除了近年來車價呈螺旋狀下降或上升實際是原地踏步或小幅下降以外,主要是車價的水份還在,車價的下降空間還在。這個水份和降價空間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有所比較。 比較的參照有五個大的方面。 一、國外的參照:國內國外汽車價格大不同。 這是車價的主要參照。 雖然國外品牌國產需要付出一定成本,但人力成本在國內走低,汽車組裝成本不至于讓車價反差太大。見下表。
上表中美元折算是按照兩年前的外匯牌價計算的。按照現在的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折合成人民幣的價格還要低3萬元。但上表中車型的指導價格與現在實際價格相比也略低。此表只作參考,意在說明國內外同品牌車型價格的差距。 二、國內的參照:廠家同級別車價格大不同。 悅動和凱越,都是中級車,排量相同,軸距相當,造車成本沒有太大差別,但價格卻有萬元左右的差距;凱越和卡羅拉,同排量車型,后者要高出3萬多元。除去質量和品牌溢價,差別還是很大。不同品牌的車型不具可比性,但同排量車型,發動機技術含量相當,售價十幾萬元,差別有數萬元之巨,說明其中價格水份之大。 三、自身的參照:自身同系同牌產品價不同。 同系同品牌同一款車型,價格完全不同,相差數千至上萬元。這個價格差距往往是地區不同、經銷商不同、團購等購買批次不同。但再有不同,也是同一款車啊。這低出來的價格就露了車價的底,看出了車價的水份。而實際價格水份肯定大于上述差價。 廠商無法將全國各地的價格統一為一個標準,但價格差距過大。這就證明車價水份的大小了,也為我們判斷車價水份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佐證。 請看寶馬X3,現在最高優惠26萬元。上市幾年之后,價格相差如此之大,只能說明價格水分太大。以下是寶馬X3各款車型2016年12月的行情。
四、以往的參照:淡季旺季車價漲跌大不同。 上海通用別克凱越市場價低配版9.69萬元,上市熱勁兒過去之后,現在的價格個別地區竟賣到了5萬多元。 淡季降價兩萬元的車,旺季降價只有5000元,比如速騰。淡季旺季車價的反差,說明車價的水份很大;新車上市之初的價格在兩年后要降價1萬到2萬元,除去規模化成本的降低,其余的都是價格水份。邁騰DSG智尊版比上市之處優惠了2.38萬,23.68萬元的車21萬就賣。此類優惠比比皆是。實際價格水份會不會比這個額度還要大,就不得而知了。 同一款車型,新車老車換代之時,就看出價格的差距。雅閣、天籟以致帕薩特等新車型即將上市之時,老車型降價三萬四萬之多。除去新車型配置增加、技術改進、外形變化成本增加的因素,新老車型數萬元的價格差距,足以說明車價的水份。 五、自主的參照:自主、合資車價格大不同。 同一級別車型,合資品牌價格比自主品牌價格要高出幾乎車價一倍的價錢,這是車價水份有一個有力的佐證。奇瑞的1.6L車型只需要5萬多元,而同排量的廣州豐田雅力士的價格要高出它4萬多元。小排量車型如馬自達2等,比同排量的長安笨笨的價格要高出近一倍。除去品牌溢價、性能質量水準,可以說,合資品牌車型降價空間,還是很大的。 車價水份如此,車價還會下降。關鍵是看有沒有降價動力和壓力。廠家的產能只能增加不能縮小。但這么多年了,看來廠家誰也不愿意讓車價一步到位。2017年,汽車降價的日子還會持續下去。而大幅度降價,很可能從SUV車型開始。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