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汽車訊 8月21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夏季論壇(2016)在鄭州開幕。本屆論壇圍繞提高電動汽車安全和品質的有效措施、推動行業自律、行業補貼政策、補貼后的政策走勢,以及如何更多使用非貨幣政策和基礎設施保障政策等主題,邀請有關部委專家、國外有關機構專家發表意見。論壇同時還將發布“電動汽車安全問題”課題報告。以下為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縝發言實錄。
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縝 尊敬的陳清泰理事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中午好! 第一,跟大家分享一個觀點是兩次危機。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發展到今天也不過8年時間,卻出現了兩次危機,第一次危機是2011年,第二次危機是今年。我為什么要講這個問題呢?我想把國歌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這一句跟大家分享,實際上告誡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和發展始終充滿著危機,新能源汽車產業進步和發展同樣遇到了很多危機和困難,但是我們應該挺過去、走出去。 第一次危機是方向之爭。2009年開始“十城千輛”,2011年以后,2012年、2013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基本上是停滯的,我們錯失了三年的機會,技術也比外國落后了,那個時候最重要的爭議是什么呢?中國到底是走混合動力發展道路還是走純電動發展道路?其實這是顯而易見的常識,兩個資源的消耗實現一個項目本身是沒有太多的出路,當時有一種情況非常特殊,就是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是比較低的,直到2014年一月份馬凱副總理正式宣布純電動汽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戰略發展方向,開創了中國第二次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機遇。 然而,僅僅過了兩年多時間,新能源汽車發展又面臨第二次危機,這次危機是增長之爭。所有人都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很快,特別是由政策拉動的2015年,出現了爆發式增長。高速增長過程中,很多企業做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沒有很好的去關注安全問題,沒有很好的去關注技術進步問題,僅僅是想抓住機會擴張產業,實現企業的效益,能夠參與這場偉大產業的競爭。在這次增長背后還碰到了另外一個危機,就是我們補貼機制的危機,我們從今年元月份到現在,我們的補貼政策還是遙遙無期,我們的政府以前也宣布過新能源補貼政策是長期的、連續的、穩定的,是不斷退坡的,但是我們今天看不到。可能有人講,這是因為我們有少數企業在這里騙補了,兩次危機過后我們也做了一個統計,2009年到今天,據不完全統計,國家地區政府給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不過四、五百億而已。至于這次極少數的騙補行為,也就不到10個億,不能因為極少數企業導致補貼政策遲遲不能出臺。 很多企業在觀望、在徘徊,甚至停止了研發,又轉到傳統產業道路上去了。據知,中國每年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高達四、五萬億元,難道這些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沒有跑冒滴漏嗎,難道這些產業增加沒有錯失機會嗎,難道這些產業增長沒有其他的情況發生嗎?但是絕對不會因為這些問題停止了基礎設施建設,更何況新能源汽車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不僅會帶動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它是中國產業轉型升級最黃金、最好的產業。 第二,三大需求。對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我跟整車企業在一起交流過程中的判斷也非常簡單,未來5年有10倍的增長空間,就是說從2015年—2020年5年的時間,從30萬輛到300萬輛的增長,這個產業的空間是巨大的,也是為什么我們那么多地方政府一定要打造新能源產業,并且在財政非常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拿出資金支持這個產業發展、支持這個產業研發、支持這個產業的技術進步。我們也知道,到2020年電池的能量密度會提高1倍,也就是說,汽車的續駛里程會達到400公里左右,安全技術、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技術都會有大踏步的改善,那個時候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汽車也是必然的。更為重要的是,在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技術上中國和世界基本是同步的,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我相信我們的技術不會落后,因為中國政府的支持、產業的拉動、市場的引領,我們一大批海歸派回到了祖國,參與了這場偉大的技術變革,我們相信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中國能夠為人類技術進步做出我們自己的新的貢獻。 第三,資源約束之需求。地球40多億年的歷史,積蓄的能量人類幾百年消耗殆盡。資源的短缺問題所有的同志都理解的比我們深入得多。人類傳承之需要。捍衛傳承,汽車尾氣污染的威脅夏天看不到,到了冬天我們都看到了。我們應該要保護中華民族的傳承和發展,就應該敬畏資源,國家給予一定的補貼,拉動了這個產業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這個產業是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資源而存在的。我們知道,每天晚上浪費的電能高達10億度,如果使用電池把10億度電儲存起來,可以滿足5000萬輛汽車行駛200公里以上,這是不需要額外消耗資源,不需要增加發電廠,不需要輸變電設備,甚至連變壓器都不要,就能解決中國1/3汽車的能源需求,它就證明了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有著巨大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另外,跟大家分享幾點感知。很多人問我做企業是干什么的?有人認為做企業是賺錢的。其實是不對的,做一個企業如果僅僅是為了賺錢的話,我相信這個企業什么事都干不了。但是,如果把企業定義為社會貢獻一個好的產品,使我們的資源得到更節約的利用,為老百姓貢獻一個好的值得信任的產品,這才是企業的本質所在。國家的使命是培養偉大的企業,民族的靈魂在于創新,企業說到底就是貢獻優秀的產品,只要把產品做好了,整個資源都整合到你這邊來了,所以我們認為企業的使命應該本末有序,應該把安全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應該創造更為優秀的產品。 第二,產業的使命。我們認為產業的使命,應該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產業的發展應該給人民帶來更多的幸福。任何產業的發展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在產業成長的生命周期過程中,誰能夠抓住生命周期中的關鍵點、關鍵的步驟,誰就能贏得發展。我們中國人、我們中國的企業能不能抓住、怎樣抓住,只有抓住了在產業的生命周期中間我們能夠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帶來更多優秀的產品。 第三,我們的使命。我非常榮幸能夠有機會參加百人會論壇,學習到了很多專業的技術和感知,特別是一些思想和觀點,我想百人會也有我們的使命,應該幫助這些企業去爭取國家對這個產業的發展的支持,支持保證這個產業政策的延續性,應該守護我們這些企業,保護那些真正自主創新道路上有所作為的企業得到進步和發展,我們應該培育這個產業,盡管在前行道路上還有很多困難。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人類的使命。138億年前宇宙誕生了,46億年前地球誕生了,600萬年前人類誕生了,人類社會的第一次文明是1萬多年前兒子找到了父親,第二次文明是思想文明,兩千年前,誕生了蘇格拉底等第一批思想家,現在的文明不過幾百年而已,所以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過客,人類是地球的過客,我們是時代的過客。我們應該彼此珍惜、相互學習,共享人類社會的技術文明,為新能源汽車和產業發展進步貢獻我們的力量。謝謝!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