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水力發電薄膜發電之后,漢能集團又將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車市場。 7月2日,漢能集團舉行“移動能源戰略暨全太陽能汽車發布會”,高調發布了4款全太陽能汽車。 此前漢能集團遭遇股票做空,漢能薄膜發電因股價重挫緊急停牌,后又因涉關聯交易等問題,漢能薄膜發電又被香港聯交所勒令停牌,至今尚未復牌。但對此前遭遇做空及股票停牌,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表示,漢能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對于股票復牌漢能非常有信心。 對于漢能轉戰新能源汽車市場,李河君表示,汽車是漢能集團的一個中長期戰略,目前4款太陽能汽車都具備量產的條件,未來兩到三年內將實現量產,一期量產計劃30萬臺/年。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未來量產太陽能汽車,漢能面臨生產資質、從技術可行性到產品定位,從成本控制到產業鏈整合等一系列問題。 發布4款太陽能汽車 在發布會上,李河君表示,作為漢能未來發展戰略,目前,4款太陽能汽車都具備量產的條件,未來兩到三年內將實現量產,一期量產計劃30萬臺/年。 “對漢能來講,涉足汽車領域并不是一時沖動,而是戰略安排。”李河君表示,“漢能集團多年前已經在為太陽能汽車進行規劃布局,汽車是漢能一個中長期戰略,未來漢能還將涉及無人機等領域。” 據了解,從1994年進入清潔能源領域以來,漢能集團一直有所突破,從2003年的金橋水電站到收購全球薄膜發電公司,正像李河君所說的,漢能一直在做人們并不相信的事。 然而漢能的發展并非一帆順風。去年5月,漢能股票遭遇做空,股價大幅下跌,曾在20分鐘內暴跌47%,漢能薄膜發電被迫緊急停牌,其后又因涉關聯交易等問題,漢能薄膜發電又被香港聯交所勒令停牌,至今尚未復牌。 對于漢能此前遭遇的“逆境”,李河君態度樂觀,表示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漢能未來將一步步變得更好。 對于股票遭遇做空,李河君向記者表示,其并沒有想到會遭遇做空,但對于漢能來說,這并不是一件多么不好的事,借此漢能也反思了自己此前發展過快,未來會重新調整發展速度和進程。 資質和成本問題待考 事實上,對于漢能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少業內人士持懷疑態度,主要集中在漢能主打的太陽能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還處于“零開發”狀態,因此太陽能汽車是否能夠滿足人們日常出行需要,生產成本是否過高,太陽能轉化率是否達到能量供給要求等問題。 漢能太陽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CEO高衛民告訴記者,通過完成對全球薄膜發電企業的收購,漢能已完成對薄膜發電領域的技術整合,目前漢能的太陽能轉化效率是全球最高的31.6%,從技術角度上完全可以達到量產太陽能汽車的要求。 對于成本問題,高衛民表示,目前,漢能的太陽能汽車還處在初期階段,制造過程中手工部分居多,未來真正實現量產后,制造成本會大幅降低。 李河君在發布會上也表示,漢能未來要生產的是老百姓買的起的汽車,目標人群是每個普通消費者。 全國清潔汽車行動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則認為,未來,太陽能汽車的價格將決定其突破方向,如果性價比較高,不一定要像此前的電動車那樣,通過公共交通或者政府用車破局,而是直接在普通消費者中打開銷路。 此外,對于未來量產太陽能汽車,漢能還面臨生產資質問題,目前,漢能尚未獲得批量生產太陽能汽車的資質。 王秉剛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太陽能汽車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對汽車進行能量供給,電能仍是能量的主要供給形式,而太陽能不過是多了一種獲得電能的途徑,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太陽能汽車和電動汽車沒有什么不同,所以未來并不一定會出臺專門針對太陽能汽車的資質要求,很可能是套用目前已有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準則。 記者查閱《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也發現,按照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分類,太陽能汽車應屬于純電動汽車,而對于這類車的量產條件,主要從安全、排放、產能等方面做了相應規定要求,并未對新能源汽車在光伏領域有特殊的要求。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