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年機械工業百強及汽車工業30強名單上,北汽集團憑借2015年營業收入3452億元的成績躋身“中國汽車工業三十強企業”第四名。正如當代作家柳青所說,“人生道路十分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在第八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提出,當前中國經濟和汽車行業都進入增速換擋、提質增效的新常態,北汽將啟動一場全面而深刻的戰略轉型,致力于躋身中國汽車行業第一陣營。 ■ “十二五”的“北汽速度” 徐和誼曾笑稱,對于汽車行業來說,“十一五”是資格賽,“十二五”是選拔賽,“十三五”則是淘汰賽。在“十二五”的“選拔賽”中,北汽集團的產業規模、產品技術和銷量收入等增長速度都遠超以往,被行業譽為“北京汽車速度”。2013年,北汽成功進入世界500強(由美國《財富》雜志公布評出)排名榜單,此后逐年提升,2015年北汽集團在世界500強排名中占據第207位,比上一年度提升41位,是當年排名提升最高的汽車企業。 而榮登“中國汽車工業三十強企業”榜單的第四名則彰顯出北汽在快速發展下,同時確保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的不斷增長。據介紹,北汽2015年整車銷量為248.9萬輛,營業收入達到3452億元,利潤19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北汽集團用2015年優異的成績為“十二五”完美收官。 在已經取得的良好發展態勢下,北汽接下來將如何走,來迎接汽車行業發展最關鍵的“十三五”時期? ■ 做好“加減法” 突出差異化 “汽車行業需要認真做好‘加減法’,即傳統汽車做‘減法’,在產品的差異化上做足文章;而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車要做‘加法’,必須加大發展力度。”徐和誼如是說。 “十二五”期間,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發展迅猛,僅用5年時間就實現了年銷售從0到65萬輛的突破。北汽方面表示,在自主品牌乘用車領域,未來將以差異化作為競爭策略,首先,將BJ系列“越野世家”打造為“殺手锏”,實現品類差異化;其次,提升產品感觀品質,打造“精品工程”,實現品質差異化;最后,北汽將著力實施“雙品牌”戰略,以“北京汽車”和“昌河汽車”雙輪驅動,實現品牌的差異化。 2015年,北汽純電動乘用車銷量超過2萬輛,名列中國第一,世界第四。據透露,北汽集團將繼續做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加法”,布局充電樁和服務體系建設等多個領域,同時開展分時租賃業務和建設智能化服務體系,力爭為用戶提供完善的綠色出行解決方案。 在全力發展自主品牌的同時,北汽集團在深化合資合作方面也結出碩果。2015年,北京奔馳產銷雙雙突破25萬輛,年營業收入大幅增長,同比漲幅高達50.8%;北京現代2015年銷量達106萬輛,穩穩扎根“百萬輛”陣營。北汽集團表示,將不斷拓展與奔馳和現代的合作深度與廣度,持續提升北汽集團的整體實力。 ■ 產業布局全面延伸 “汽車業務”與“通用航空”兩大主營業務齊頭并進已成為北汽集團轉型升級的重要標志之一。“北汽進入通用航空領域,雖然在國際上并不足為奇,但在國內汽車行業數第一家。”徐和誼強調。 對于汽車金融、車聯網和汽車智能服務等新興業務,北汽集團也不斷探索工業化和信息化相互融合、制造業和服務業相互滲透的發展路徑。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范圍已涵蓋整車零部件的模塊化、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四大業務;北汽鵬龍汽車服務貿易平臺初步實現了北汽集團整車生產、零部件制造與服務貿易業務的對接和聯動;北汽財務公司與產投公司在汽車金融領域積極拓展,助力北汽集團實體經濟增長。 北汽集團的“十三五”規劃目標為“到2020年實現年產銷汽車450萬輛;營業收入達到6000億元;躋身中國汽車行業第一陣營”。徐和誼指出,“十三五”對中國品牌汽車來說可能是實現趕超的最后機遇,北汽將乘著“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東風,向制造服務型和創新型企業轉型升級,最終實現“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走向世界”。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