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已經逐漸滲入英國當地人的生活中。“在英國,請人喝下午茶,很多主婦會強調說我們的茶來自中國而非印度。”此行的導游和記者聊到,英式紅茶的來源地之一是中國;大街上人們使用的華為手機也是典型的中國制造;一位在牛津大學就讀的中國學生非常自豪地告訴記者,他在大學校園內看到了采購自中國東風品牌的輕型卡車作為校園用車。而上汽大通去年年底獲得的3000輛訂單也將在今年上半年正式交付,屆時,英國的大街上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車在奔跑。 “消費者開始更多地接受中國品牌。”上汽大通在英國的經銷商HarrisGroup的市場總監ChrisHaughton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認為,正如大家能接受iPhone產自中國一樣,更多的人對中國制造的汽車保持客觀的立場。 “以前是日系車的時代,而現在,整個亞洲汽車品牌都在崛起,我認為這是一個趨勢,我們應當去順應而不是去懷疑或者否定它。”ChrisHaughton表示。 HarrisGroup不僅在英國經銷上汽大通品牌,在愛爾蘭,其也是上汽大通的授權經銷商,在去年年底,ChrisHaughton親歷了一場為“中國制造”正名的“比賽”或者說是挑戰。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的2015年下半年,愛爾蘭國家郵政局再度重啟郵政車的招標,參與投標的包括在英國和愛爾蘭銷量最大的福特全順、依維柯、通用、本田、奔馳等11家商用車巨頭,而上汽大通是唯一一家商用車品牌。在此次采購測試的15個指標中,上汽大通V80有14項都位居第一。參與投標的歐洲商用車品牌非常震驚并表示懷疑,在其強烈要求下,愛爾蘭郵政局開始了新一輪產品測試和評價,結果V80再次勝出。不服氣的競爭者要求進行第三次測評,最終上汽大通仍拿到了訂單。260輛大通V80一次性交付愛爾蘭國家郵政局,這也是目前中國車企在歐洲市場的最大一筆訂單。與此同時,愛爾蘭國家郵政局和Harris集團簽訂了為期五年的排他性供貨協議。 比亞迪的電動大巴在英國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經商處公使銜參贊金旭透露,此前,比亞迪有兩輛純電動單層大巴K9已經成功在英國倫敦公交車系統并服務了兩年時間,去年又贏得了51輛K9的訂單。 當地的華人社團告訴記者,這些年來,英國人看待中國人的態度也在不斷改變。從神六、神七發射,接著是北京奧運會,再到上汽收購LDV后并將它重新“送回”到英國市場,無論是在當地華僑還是英國人中,都引起很大關注。 “中英之間的產業融合和合作在加速。”ChrisHaughton認為。在英國,曾經輝煌的汽車產業已經逐漸沒落,汽車產業里曾經光輝耀眼的品牌——捷豹、路虎、賓利、勞斯萊斯、阿斯頓馬丁等早已經紛紛轉屬于其他國家,但越來越多的來自全球的汽車制造商依然選擇在英國設立研發中心,中國車企也不例外。長安和上汽在英國建立了研發中心,對于中國車企來說,在英國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可以獲取到更為前瞻的技術支持提高競爭力。而吉利去年也宣布在英國建廠,生產下一代黑色出租車,工廠的員工絕大部分來自英國本土,這更讓英國人認識到中國已經成為一股強大的國際化力量。 近年來,中國對歐美市場的投資金額在不斷擴大,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在歐洲(230億美元)及美國(150億美元)的投資均突破歷史紀錄。而投資最活躍的幾大領域,汽車位列其中。 對于中國的汽車品牌來說,通過投資“借船出海”已成為車企試圖努力的一大方向。2010年后中國企業投資并購英國品牌的進程也在提速,大連萬達斥資3億多英鎊收購世界第二大豪華游艇公司圣汐、吉利集團收購英國百年出租車品牌錳銅公司、光明集團收購英國最大早餐谷物品牌維他麥、南京三胞集團收購英國弗來莎百貨、聯想旗下弘毅投資收購英國知名連鎖餐飲品牌Pizzaexpress等。 在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擴大海外業務的背景下,“中國制造”這一名詞正在被賦予新的內涵。未來,隨著制造業“出海”的腳步日漸加快,“中國制造”或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產地定義,而更像是一種能力的證明。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