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的維度看,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有著節點意義:為前一年留存歷史底片,也是新一年的夢想載體。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站在兩個五年規劃的交匯點上。 近兩萬字的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與能源電力相關的內容占據兩千余字,15次提到“電”力,5次提到“能源”,共13次提到“環保”和“節能”。放入前后相續的歷程中,這一個又一個的關鍵詞勾畫出了現代能源體系新藍圖。在今年的工作報告中,解碼過去、規劃未來,各種數據的增長和下降,不同問題的提出與解決,新舊概念的強化亦或淡出,都令人感受到一個時代的潮涌脈動,指引我們讀懂宏大時代背景下的能源電力故事。 關鍵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報告看點 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努力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 解讀:“改革”“創新”的字眼閃耀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為其定下了昂揚的基調。 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正式進入我國政策話語體系僅數月的新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高頻次出現了11次。 工作報告將“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列為“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章中的第一要務。從去年的“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到今年的“簡除煩疴,禁察非法”,簡政放權一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一年來,“取消和下放311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123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這之中自然也包括能源行政管理部門的作為。過去一年,國家能源局約束權力,重頭改革頻出重招,取消下放21項、34子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審批事項。 緊接著“著力化解過剩產能”這一章節,幾乎字字直指被列入化解過剩產能第一梯隊的煤炭行業。從 “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產能,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手段,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到“采取兼并重組、債務重組或破產清算等措施,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再談到職工分流安置問題的“完善財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無不昭示著下一階段能源領域煤炭行業去產能沒有退路,亦是非打贏不可的攻堅戰。 關鍵詞 推動綠色發展新突破 報告看點 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天然氣供應,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展扶持政策;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解讀:歷史的長河潛流深沉,要經過時間的沉淀,才能發現水道令人驚嘆的轉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將綠色發展納入“五大發展理念”,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將其列為獨立章節作出重點部署,為能源系統和電力行業踏上“十三五”新征程指明了前行航標。 發展是量的增加,更是質的提升。工作報告明確要求,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著力抓好減少燃煤排放和機動車排放。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減少散煤使用,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燃煤鍋爐。增加天然氣供應,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潔能源比重。鼓勵秸稈資源化利用,減少直接焚燒。”工作報告還對節能環保產業作出了部署,要“支持推廣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力度,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開展全民節能、節水行動,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關鍵詞 扶貧攻堅促民生改善 報告看點 抓緊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解決好通路、通水、通電、通網絡等問題,增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發展能力。 解讀:為政之道,民生為本。翻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依然是新一年工作部署中篇幅最長的專章。 無論是要求改善農村公共服務,“抓緊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兩年內實現農村穩定可靠供電服務和平原地區機井通電全覆蓋”,還是強調實施脫貧攻堅工程,“解決好通路、通水、通電、通網絡等問題”;無論是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安排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還是補齊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短板,“建設水電核電、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油氣管網、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貫穿這份工作報告的,始終是沉甸甸的民心民意。 在時間的沙漏里,距離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只有五年。能源系統和電力行業作為經濟發展之基、動力之源,“十三五”時期將持續精準發力,共贏未來。 關鍵詞 加快發展新經濟 報告看點 加快發展新經濟。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和重大舉措時提出,“當前我國發展正處于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這是“新經濟”首次寫入工作報告。 新則活,舊則板;新則通,舊則滯。經濟發展必然會有新舊動能迭代更替的過程,當傳統動能由強變弱時,需要新動能異軍突起和傳統動能轉型,形成新的“雙引擎”,才能推動經濟持續增長、躍上新臺階。從能源電力視角出發,我們在“新經濟”3個字里面看到了不同,也看到了相似。 在具體部署中,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臺,做大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集群,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如“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一節,工作報告提出,“大幅放寬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領域市場準入,消除各種隱性壁壘,鼓勵民營企業擴大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又如“深挖國內需求潛力,開拓發展更大空間”一節要求,“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 行進在民族復興之路上,每一年對于我國都至關重要。坐言起行,善作善成,我們定能把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現代能源體系新藍圖,刻寫在時代的畫布上。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