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車企將迎來兼并重組潮 “僵尸車企”難再混日子 從10年前高達20%以上的年均增長,到眼下3%的微增長,中國汽車市場正經歷著波峰到波谷的巨大變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內汽車產銷增速大幅下滑之后,車企也將面臨大規模兼并重組,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甚至預測:20%以上的車企可能面臨淘汰。去年年底,工信部發布公告,對92家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汽車、摩托車生產企業予以公示,公示期從2015年12月1日起,至2017年11月30日止,為期兩年。公示期間,不受理被特別公示企業的新產品申報。公示期滿后,車企若未申請準入條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將被暫停車輛生產資質,且不得辦理更名、遷址等基本情況變更手續。這無疑也為汽車行業整合提供了助力。 早在2012年7月,工信部就下發了關于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2013年又發布了《特別公示車輛生產企業(第1批)》,涉及48家車企,特別公示期從2013年11月1日起,至2015年10月31日止。如今,第一批名單的公示期已過,包括吉林通田汽車在內的14家“僵尸車企”未提出準入條件考核申請,已正式退市,不再擁有車輛生產資質;22家企業近期提出考核申請,工信部正在組織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依然難逃退市的命運。 在第二批公示名單中,涉及整車生產企業7家、客車及運輸類專用車生產企業70家、摩托車生產企業15家,總數達到92家。與第一批名單相比,第二批公示的車企數量幾乎翻番,汽車企業兼并重組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勸退的車企多為邊緣企業,早已被市場競爭所淘汰。汽車業資深專家賈新光此前表示,勸退車企的共同特點就是地域鮮明,也許只有當地人曾見過他們生產的產品。 按工信部規定,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汽車生產企業是指連續兩年年銷量為零或極少(乘用車少于1000輛、大中型客車少于50輛、輕型客車少于100輛、中重型載貨車少于50輛、輕微型載貨車少于500輛、運輸類專用車少于100輛、摩托車少于1000輛)的生產企業。對于日產量達千輛的一線品牌車企來說,這個勸退標準是非常低的。因此,這實際上是向上榜的車企亮了黃牌,在提出警示的同時,也給企業留下一定的緩沖期。 經濟參考報:優化工作流程 上海打造汽車進口“黃金口岸” 2015年上海口岸進口汽車40余萬輛,成為全國最大的整車進口口岸。和其他進口商品不同,進口汽車的價值高、稅率也高。針對通關過程中車商關心的審價環節,上海海關優化工作流程,從快速和準確兩方面升級通關服務,打造汽車進口的“黃金口岸”。 對于進口汽車而言,海關的價格審核工作既關系到進口通關速度,也關系到進口車商的成本核算。上海海關優化審核流程,將海關審價過程前置到汽車實際通關過程之前,建立了包括價格預審核、價格備案等在內的整套通關前審價程序,在車輛到港前就可以審核企業提交的資料并出具估價意見。 汽車觀察家:上汽大眾1月雙奪冠 再迎2016開門紅 最新銷售數據顯示,繼摘得2015年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后,上汽大眾又以208,277輛的成績,奪得2016年首月銷量冠軍,迎來新年開門紅。與此同時,上汽大眾在終端也實現銷售203,677輛,繼續領跑國內車市,一舉奪得批售零售雙料冠軍。 2015年,上汽大眾以全年銷售突破181萬輛的成績問鼎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2016年,面對更加復雜的經濟形勢和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上汽大眾以衛冕冠軍的姿態又拔得新年頭籌,展現出其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和市場影響力。 網通社:致確定新能源-銷量目標 打造全新平臺 觀致汽車此前宣布成立新能源事業部和智能出行事業部,以應對汽車產業所面臨的智能化和新能源轉型挑戰,未來將打造全新新能源車型平臺,推出多款新車型。近日,觀致汽車市場與銷售執行副總裁孫曉東向網通社表示:“在現有的技術跟成本的限制之下,觀致汽車認為,新能源車有望占銷量的10%。”此外,觀致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將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正式發布。 在國家扶持與優惠政策的推出后,新能源細分領域正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340,471輛,銷售331,092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各大車企也將這一市場視為發展重點。孫曉東表示:“從新能源市場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每款傳統能源車都將擁有一款對應的新能源車型,在現階段,新能源車將在整體銷量中占比10%”。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