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檢測、相關材料企業也不落空 與汽車供應鏈上的產品本身相一致,生產制造汽車與零部件的各類裝備與檢測,包括研發設計公司也幾乎全部進入到中國市場。如在汽車、發動機、變速器研發、檢測領域非常有名的AVL李斯特、FEV、里卡多、西南研究院、GIF、穆格等,多年來已經幫助中國汽車廠商設計產品無數,國內主機廠的許多檢測設備與檢測業務也多由他們來承擔。但在汽車設計與研發的最前端,似乎還缺少本土的中國企業來挑大梁。 在生產制造汽車與相關零部件的汽車裝備方面,在中國汽車行業較為欠缺的幾類機床裝備中,盡管國內機床設備,包括許多智能化汽車裝備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在相關廠商選擇諸如精密金屬切削機床、整車自動噴涂線、車身焊接線、自動裝配線,包括精密鍛造與鑄造設備的選用時,同時也包括發動機和變速器等大總成的生產線,以及主要的測試設備、數控刀具系統、激光切割設備等,無論是合資品牌主機企業還是中國品牌主機企業,大都選用了國際知名廠商的裝備。一些德國、美國、日本、韓國的設備廠商甚至成為我們各個主機企業的常客。盡管中國汽車市場已逐漸進入到小幅增長或微增長階段,但是由龐大市場規模和各種潛在預期所憧憬出的規劃藍圖中,卻都少不了各大相關裝備廠商在中國征戰的步伐。 以近期發生的幾例新開業公司為例,發動機設計、測試領域世界知名廠商AVL李斯特公司,在華投資的第二個技術中心———天津技術中心前不久正式開業;全球領先的精密測量設備供應商馬波斯公司南京工廠二期正式開業;大陸集團康迪泰克常熟混煉膠中心開業;博世面向中國的通訊服務中心成立……其實能夠看出,在仍然看好前端市場的背景下,像博世成立的通訊服務中心已經在為汽車后市場服務做著準備。 除了汽車零部件、汽車裝備與汽車檢測儀器之外,近幾年各類汽車材料制造商的合資合作也有不少,例如鞍鋼收購蒂森克虜伯合資生產激光拼焊板,鞍鋼與軸承巨頭鐵姆肯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武鋼收購蒂森克虜伯公司旗下的激光拼焊集團,以及與軸承巨頭斯凱孚的合資;湖南華菱鋼鐵與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安賽樂米塔爾合資成立的高端汽車用鋼公司等,在汽車生產用材的前端市場也成為世界各大鋼鐵公司等爭相進入的市場。 中國市場可能是全球最后一片樂土 實際上,中國汽車市場與全球另一大汽車市場美國市場具有許多相似的特征,如市場巨大的容量與縱深,市場的廣泛包容性,市場的多樣化特征等,這正是包括外資和中資企業在內各路人馬和資金樂于前往的市場。 近日美國知名咨詢公司AlixPart鄄ners發布的《2015年度AlixPartners全球汽車展望》報告中,預計中國市場汽車銷量年增長率將持續維持在個位數。從AlixPartners的報告可以發現,中國當前的新車市場大約占全球新車銷量的28%。對于未來的中國汽車市場,AlixPartners預測稱,從今年到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將以每年5.2%的速度增長;從2019年到2022年,中國汽車銷量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至4.1%。 與國內近期出現的汽車市場拐點論有所不同,記者采訪過的一些跨國零部件公司高管,普遍把企業在中國發展的預期建立在中國汽車市場年均增長5%~7%的基礎上,比那些低于5%增長率甚或是零增長的拐點派預測要激進得多。即使以相對較低的年均增長率5%來估算,那么2015~2020年6年間中國市場新車的銷量將分別大約是2470萬、2590萬、2720萬、2860萬、3000萬和3150萬輛,由這種預期和車型結構提升所帶來的市場空間來看,我們仍然可以把中國汽車市場視為全球最好甚至是最后的一片樂土。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