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8萬元的機器人十年折舊,一年接近1萬元,攤銷下來比人工成本低,就會大批量普及,接著就將會出現4萬~5萬元的機器人” 家電生產大規模自動化,2015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 “2015年是自動化生產的‘分水嶺’。”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負責制造的副總裁烏守保告訴記者,他們廠在自動化的在投資僅2015年一年就將達8億~10億元,未來五年生產自動化投入50億元,而2012~2014年前三年總共也就10億元。 家電業的自動化之路,正如火如荼展開:海爾已有四個互聯工廠投產;格蘭仕繼去年投30億元改造中山微波爐生產基地后,今年6~7月份還將引進洗衣機自動化生產線;奧馬冰箱自動化程度達70%的第六工廠,也將在今年7月投產;TCL計劃把華星光電智能化生產的模式,復制到彩電、手機等旗下其他業務…… 自動化為什么流行?志高總裁黃興科今年春交會期間向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機械手約13萬元/臺,加上保養費,一年要15萬元,而人工一年成本幾萬元。如果8萬元的機器人十年折舊,一年接近1萬元,攤銷下來比人工成本低,就會大批量普及,接著就將會出現4萬~5萬元的機器人。 大規模普及生產自動化的臨界點,是否已經到來? 自動化分水嶺 烏守保認為,不能說臨界點已到,但2015年卻是自動化生產的“分水嶺”。 “六軸機械手才能算機器人,8萬元現在還買不到機器人,只能買到簡單的小型機械手。”烏守保說,2012年起美的開始大規模推進生產自動化,到2014年底,美的有800個六軸機器人,2015年預計集團將新增600個。 他說,2015年是分水嶺,2012~2014年美的自動化累計投入10億元,而2015年一年就將投資8億~10億元;以前,美的集團旗下家用空調、壓縮機、中央空調等事業部重點突破,2015年是整個集團大規模地推開。 “單點機器人,技術不高、投入劃算的都做了。今后,自動化推動進入深水區。以前單點突破,以后是系統性,南沙工廠一條自動化生產線26個機器人,一條生產線預算3500萬元,操作工可以省40人,總裝線人數減半,不僅對供應商挑戰大,對內部管控的挑戰也很大。”烏守保說。 美的家用空調順德電子分廠,就是一個不斷推進自動化、少人化的典型例子。十年前2800人,產量只是目前的一半。廠長陳健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去年該廠1500人,今年900人,未來三年人數還要減半。
記者在遙控器自動化生產線看到,四個六軸的機器人揮舞著靈巧的手和臂膀,此起彼伏地在弧形的流水線上安裝部件,一個放遙控器的外殼、一個放芯片、一個放按鍵板……配合默契,井然有序。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