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底開始,有關工程機械行業各種下滑的數據就不斷傳來,整機廠營收、利潤直線下降,庫存、壞賬放量增加,企業幾乎要難以為繼;同時累及下游,零部件供應商開工不足,代理商忍痛轉移,行業謂之從春到冬,且是冰凍三尺的寒冬。工程機械行業真實情況到底如何?該怎樣看待目前的困境?這個行業還有光明嗎?中國工業報工程機械版從本期開始將連續三期發表一組行業觀察文章,從尋找行業的實情入手,剖析數據,援引范例,和行業共度迷航。 曾幾何時,中國的工程機械行業是一個多么令人激動、振奮,讓人為之魂牽夢繞的行業。這個行業孵化出了10多家上市公司,行業總產值在十年間從400多億元飆升到5000多億元,中國首富梁穩根的名字也熠熠閃著金光。十年黃金期,這個造夢行業夢圓了;如今,卻是夢醒時分。 行業看數據 中國的工程機械行業,現在公開發布的一般有三種來源的數據。一種是國家統計局,一種是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還有一種是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下屬的各個行業分會。 先看營收與利潤兩大指標。由國家統計局對國內13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統計的數據,2014年工程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下降3.35%,利潤下降8.55%。根據協會對參加每月上報數據的13家企業集團統計的數據,2014年工程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下降9%,產量下降4%。總的情況是營收與利潤雙下降。 看產品。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挖掘機產量下降13.82%,裝載機產量下降13.28%,壓實機械產量比上年同期增長13.92%。協會數據,挖掘機總銷量為9萬臺,下降19%。鏟土機械中裝載機銷量15萬臺,同比下降17%;推土機、平地機銷量下降分別為18%和8%。路面與壓實機械中的壓路機總銷量1.4萬臺,同比下降9%;瀝青攤鋪機銷量1700多臺,下降15%。對比這兩組數據發現,主要產品產量銷量均為下降,之所以出現壓實機械的增長,主要是由于這個分類是一個綜合概念。在協會統計的九大產品銷量中,增長的僅有兩種,叉車增長9.3%,隨車起重機增長18%。隨車起重機2014年首次計入統計范圍,主要是它的年產量首次達到1萬臺以上。另外,近兩年新開工鐵路建設較多,隧道掘進機行情也隨之看好,2014年的銷量為175臺,增長12%。 再看行業企業。三一重機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市場最大的挖掘機生產企業,2014年挖掘機的銷量為1.3萬臺,同比下降13%。對2014年中國挖掘機械市場排名前30位的企業進行分析發現,銷量同比上升的僅有4家,基本都是外資品牌如卡特彼勒、久保田、約翰迪爾,惟一的國產品牌為卡特重工,尚有合作背景。國產品牌幾乎全部是負增長,一共14家企業,下降幅度達到30%以上的就有5家,這其中就有作為行業龍頭的中聯重科,下降幅度為32%。而推土機制造商中的絕對霸主山推,2014年銷量下降17%。平地機中排名首位的徐工建筑2014年銷量下降16%。16家主要壓路機制造商,銷量下降的為10家;12家主要的攤鋪機制造商,下降的有7家。
如果說機械工業還有溫和或者微幅增長的概念,那么工程機械行業則完全是一片刺眼的負數,這和前幾年狂飆突進的態勢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