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大巨頭上市公司之外,工程機械行業主要還有7家上市公司,分別是山推股份、山河智能、河北宣工、新筑股份、常林股份、安徽合力、廈工股份。今年已經明確公布虧損的有河北宣工,暫未定的有常林股份。廈工股份2013年虧損,2014年預計要扭虧為盈,但從其三季報情況看,1~9月虧損1億元,要想實現2014年盈利,任務十分艱巨。余下的4家雖然尚屬盈利,但利潤總額很低,不堪與前幾年相比。山河智能的凈利潤只有690萬元,新筑股份剛過1000萬元。這一盈利是建立在18億元以及12億元的營收基礎之上,如此可以看到,這些企業即使盈利,利潤率也很低,兩家企業均不到一個百分點。遙想2011年,山河智能的利潤曾經達到2億元,新筑股份也有1.5億元。 這些公司中只有安徽合力表現尚佳,2014年實現合并營業收入67.01億元,同比增長2.25%;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69億元,同比增長13.33%。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以生產叉車為主,而這種工程機械產品對基礎建設項目的依存度相對較低,除了工地、工廠使用之外,它還廣泛應用于近兩年來迅速崛起的物流、電商等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的ST鼎盛,2011年經過國機汽車的重組,其“天工牌”平地機還活躍在市場,2014年其平地機的銷量在400多臺。由于國機汽車的主業以汽車貿易為主,如今已經難以從其年報中尋覓鼎盛天工的蹤影,這個新中國第一臺平地機的制造商,一個叱咤股市多年的上市公司,如今已悄然沒落。整合后的鼎盛天工改名為鼎盛重工,據說經過痛苦的轉型,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尚可。聯想到現在中航系對廈工股份的收購,不得不讓人對行業企業的未來擔憂。廈工股份2013年虧損5.8億元,應該說是目前行業幾家上市公司中經營狀況最差的。2014年底,中航系分別用中航黑豹、中航重機各近5%的股權換來了廈工股份控股股東56%的股權,并控股了上市公司。雖然其11億元左右的交易對價僅為廈工股份總市值的二成左右,但市場回應熱烈,稱此次收購為廈工股份傍“軍工”。2015年如果工程機械行業的上市公司虧損面繼續擴大,鼎盛天工、廈工股份的改頭換面是否會作為一個出路? 上市公司畢竟還是行業的佼佼者,對于廣大數以千計的中小企業而言,面對經濟大環境的變化,境況恐怕更加慘烈。據了解,挖掘機作為工程機械的主要產品之一,現在半年的銷量只有4萬臺,只相當于行業鼎盛時期一個月的銷量。一家企業高管透露說,現在裝載機的競爭十分激烈,5噸裝載機市場價格一般在23萬元左右,利潤就已經很薄了,但現在由于幾家企業互相殺價,有的廠家已經降到18萬元一臺,賠錢也賣,不賣更賠錢。還有的企業反映,工廠一共有4條生產線,現在惟一開工的就只有一條。而對于一些希望將出口作為出路的企業,同樣面臨困境。有廠家反映現在俄羅斯由于經濟的動蕩等原因,本國市場的銷售已經全面停頓。而作為中國工程機械海外拓展的重地巴西,經濟增長乏力、貨幣貶值,也給海外擴張帶來了困難和風險。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