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的命脈,也是實體經濟的主要形式,目前中國制造業遇到了問題,這些問題是改革中的問題,也是制造業創新的問題,而且是制造業的思維和理念的問題。 我國正處于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中,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基礎。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中國制造2025”,對于推動中國制造由大變強,使中國制造包含更多中國創造元素,更多依靠中國裝備、依托中國品牌,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具有重要意義。 更重要的是,國務院提出了要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10大領域,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提升制造業層次和核心競爭力。 這樣可以看出,“互聯網+工業”是制造業的新思維,而且也是新方向,是中國制造業升級換代,或者說是向“工業4.0”和“工業互聯網”時代邁進。 其實,對未來制造業,發達工業國家都提出了各自的愿景,尤其是德國對制造業提出了超前規劃,就是向“工業4.0”時代邁進,而我國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最后與德國“工業4.0”是異曲同工。 中國制造業的4.0時代,或者說是“中國制造2025”,其目的是實現制造業的創新和升級,而其核心動力則是改革精神。 對于中國而言,我們不缺勤勞、不缺智慧,最缺的是做好細節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是改革的精神,改革就是全面地改,堅決地改,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刮骨療毒”式的改革。 當然,目前中國制造業仍很低迷,且還有許多中小制造企業出現了倒閉和關門。這就需要改革,需要對中國制造業進行升級換代,以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 改革,就是改變那些影響制造業發展的理念和思維及其方式方法,從工業革命的高度,對制造業進行重構。這需要改革的精神,需要“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魄,惟有如此,中國的制造業才會步入“工業4.0”時代和“工業互聯網”時代,才會實現“互聯網+工業”,讓制造業發生巨變,實現制造業的升級轉型,打造出中國制造業的升級版。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