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合”怎能走出去 如何走出去?對法士特而言,李大開的做法是兩條腿走路:一是跟隨國內重卡外拓市場,二是憑借自身實力,走出去為國外知名重卡企業配套。 他堅信國內重卡企業通過轉型升級,在滿足國外市場法規要求的前提下,大家通過品質、性能的提升,再加上保持現有的規模產量和成本優勢,一定能在國際市場上闖出一番天地。 但如果產品質量,性能不行,或者是制造能力不行,即便勉強走出去了,也會很快敗回來的。 李大開強調,硬件上現在我們與跨國公司的差距并不是十分巨大,至少從裝備制造上是和國際接軌的,到汽車生產工廠看看,基本上都是世界上嶄新的設備。 差就差在管理水平及思想觀念上。李大開說:“過去許多年我們的口頭語首先就是‘大概齊’、‘差不多’、‘湊合’。”但產品要真正打入發達國家,必須要做到完全可靠,高質量,高性能,高安全性。這么多年當中,整個法士特公司就是在李大開的提議下,掀起了再認真一點點的活動。在他看來,“差不多”這個觀念給行業企業造成很大的傷害。由于就差那么一點點,外觀差一點點,包裝差一點點,尺寸差一點點,造成中國制造遠遠不如日本制造。 據悉,就是由于缺少一點點的認真態度,法士特也曾付出昂貴的學費。過去法士特給美國移動公司做OEM配套產品,主要是齒輪軸等零部件,對方要求非常嚴,當時他們每年出口大約是幾千萬美元,上百萬只齒輪。可是有一年,其中一個出口量僅幾十萬只的產品,就因為齒輪軸比規定的尺寸大了一個μ,美國公司發現后,毫不客氣地罰了3萬美元。 一個μ是一個頭發絲的七分之一,很小很小,法士特卻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美國公司給出的理由是,你們的產品,不能再信任了,因為有不合格產品,所以不能免檢了。因此公司必須要雇一個檢驗員,要連續檢驗三個月,每個月的各項費用是1萬美元,還必須由法士特出,如果連續檢驗三個月,每一件都沒有問題,到時候才能再給你免檢的地位。 2014年,整個商用車行業幾乎沒增長,而重卡更是下降了4%。不過,占據重卡市場配套份額70%的法士特變速器,銷售收入卻同比增長11%。法士特全年產銷在62萬臺左右,銷售收入近120億元。 在2015年年初的總結大會上,李大開卻把原先講稿的完美收官改為順利收官。在他看來2014年公司雖然完成了既定目標,但遠遠談不上完美和成功。“等到我們的產品真正打入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地區,和跨國公司同臺競爭,并且同類型產品在歐美日市場有了15%的市場份額,占據一席之地,或許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才敢說自己有點成功了。” 在他看來,2015年行業面臨的形勢遠比料想的更為嚴峻。面臨困難除了頑強應戰別無他法。李大開深信,兩種態度決定兩種命運,信念堅定的成功者必將迎來更大的機遇。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面對一切困難,全身心的投入每項工作,比競爭對手做的好一點,比過去做的好一點,就會在經濟新常態下成為新優勢。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