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船運業最近厄運連連,尤其是在近10年內崛起的中國造船業。“短期船運租金較低,讓那些在一年前以較高價格簽署長期租約的公司受到影響。”獨立運輸業分析師拉塞爾·巴林對《金融時報》表示,“散貨船運業一直經歷長期困境,那些存在現金流問題的企業被淘汰,這種現象不只是在中國出現。” 熔盛重工的困境已存在數年,基準波羅的海干散貨綜合運費指數(Baltic Dry Index)最近跌至30年低位,將造船企業及航運公司推向破產邊緣,特別是建造、租借或運營散貨船(運輸鐵礦石和煤炭等大宗商品)的小型私營企業。 除了因全球經濟疲軟所影響,中國造船商及其客戶亦正在遭受中國經濟放緩的巨大沖擊,目前,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最慢增速。 正是為了減少這種損害,熔盛重工所在的江蘇省地方政府官員一直敦促中國兩家最大的私營造船商討論合并的潛在可能性。 據彭博消息稱,熔盛重工的競爭對手揚子江船業在本周早些時候表示,政府有關部門已與該公司就收購熔盛重工部分股權事宜進行了初步接觸,但尚未就此作出決定。 直到今年春節,熔盛重工也曾經燃起重生的希望。去年10月,熔盛重工向獨立第三方投資者王平發行價值5.1億元的認股權證。這位本來欲救其于水深火熱的白衣騎士——宏易勝利董事長,在今年2月份因涉嫌投資東方家園的資金使用存在問題,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不幸遭遇“黑天鵝事件”的熔盛重工,無奈宣布此事告吹。緊接著不到一周,市場又傳出政府介入出手相救的消息。界面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為熔盛重工尋找救贖者的過程中,此前被媒體批露的,包括中船系外高橋造船在內的六家國企并未實質進入,除卻資本市場上的炒作意圖外,事實上上述國企也因自身問題深受困擾。 對此,一直在關注熔盛事態發展的香港船運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表示,自2月初以來,中國已有4家造船商已在十字路口徘徊:等待法庭宣布凍結股東資產的打擊,獲得政府重組審批,股票被暫停交易等待重組。“中國造船業存在巨大的產能過剩,國有造船廠不會拯救這些企業。”他對英國《金融時報》的記者說。 熔盛重工的困境凸顯出民營造船商與國有企業競爭時所面臨的艱難處境,相比而言,國有造船企業有政府支持,而且更易獲得資金。 熔盛重工和揚子江船業拒絕就上述事宜對界面新聞記者給予置評。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