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區結構繼續向預期方向調整 機械工業區域結構繼續向政策預期方向調整。2014年東、中、西部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6萬億元、4.7萬億元和2.0萬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8.3%、11.4%和12.3%,中、西部地區增速繼續快于東部。中、西部地區在機械工業中所占比重較上年共上升0.7個百分點。 (五)對外貿易出口附加值提高 2014年機械工業對外貿易在總量較上年顯著提升的基礎上,貿易結構也在優化,一般貿易出口明顯優于加工貿易出口。全年附加值較高的一般貿易出口2383億美元,同比增長11.2%;而加工貿易出口1266億美元,同比只增長1.99%。一般貿易出口金額占比和增幅均大大超過加工貿易,表明我國機械產品外貿出口的附加值在穩步提升。 總之,2014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偏緊的背景下,機械工業在實現了穩增長的同時,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方面也在積極推進。 三、2015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走勢預測 (一)有利因素 首先,政策環境保持穩定有利于行業推進結構調整。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穩中求進”的經濟政策基調,釋放了保持現行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信息,為行業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政策環境。 其次,國家已出臺了一些穩增長的措施。自去年10月以來,發改委已連續8次集中批復了公路、機場、鐵路、水利、輸電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今年的投資類機械產品市場需求應有所回暖。 第三,大宗商品價格穩定有利于機械工業降本增效。復雜的國際政治因素導致石油、天然氣、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低迷的狀態將延續,進而利好于機械行業的降本增效。 (二)不利因素 一是宏觀經濟仍有下行壓力。總體看,國內經濟走勢雖總體平穩,但下行壓力依然存在,市場需求疲軟的態勢短期內恐難以明顯改善。 二是對外貿易風險和不確定性增強。國際經濟還處于金融危機后的調整期,雖然近期美國經濟釋放出積極信號,但是歐元區、日本和一些新興經濟體經濟前景仍不樂觀。因此國際市場需求難有明顯提振。 三是人力、環境、資源等要素成本上升。以往的低成本優勢在減弱,人力、環境、資源等要素價格持續上漲,致使國內企業傳統的比較優勢在弱化。 (三)2015年發展預測 機械工業的發展受宏觀環境影響較大,雖然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但經濟發展正經歷階段性調整,產業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逐步暴露,形勢的復雜性不可低估。 綜合分析,預計2015年初我國機械工業將延續2014年的下行趨勢,但下行將逐漸趨緩,年中有望趨穩。全年預計將實現略低于2014年、但仍處于中速區間的增長。具體而言,全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和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在8%左右,利潤增速在10%左右,出口增速在6%左右。 2015年是機械工業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行業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更加復雜,產能過剩矛盾突出,市場需求環境趨緊、不確定因素增多。機械企業要充分認識到,近期面臨的困難是多年結構性矛盾積累形成的,是產能過剩和成本剛性上升矛盾的集中體現。在嚴峻的挑戰面前,全行業要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將實現轉型升級作為破解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行業發展困境的重要途徑。在新的一年中,以攻高端、夯基礎為主要著力點,以創新驅動、兩化融合、綠色發展為主要取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充分釋放活力和創造力,為“十三五”起步奠定良好的基礎。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