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一輛別克中級車市場的全新戰略車型——全新英朗緩緩駛出,上海通用汽車武漢分公司一期項目正式竣工投產,將帶來每年24萬輛整車的新增產能。據記者綜合車企公開披露的信息,今年,至少有上海大眾、一汽大眾、海馬、福特等十家車企將在中國竣工新工廠,新增產能達到262萬輛。其中,合資品牌占70%,自主品牌為30%。至此,今年中國汽車總產能將達3600萬輛。
2015年新增262萬輛 汽車年產能將達3600萬輛 不斷增長的銷量,需要產能來作支撐。去年,上海通用全年累計銷售176萬余輛汽車,再度刷新公司年度銷量紀錄,原有的產能也就日顯緊張。據了解,其位于武漢市江夏區的上海通用武漢分公司2012年開始建設,一期項目總投資70億元,可以為上海通用增加24萬輛的產能。而一期剛竣工,二期項目也已動工,投資總額75億元,預計2017年投入使用。屆時,武漢分公司的整車產能將達到48萬輛。 將在今年擴產的還有上海大眾,其位于長沙的新工廠總投資120.8億元,一期產能30萬輛,包含沖壓車間、車身車間、油漆車間、總裝車間等。如果市場需求旺盛,上海大眾還將于2017年啟動二期項目,總產能將達到60萬輛。 與此同時,一汽大眾長春工廠之外又在廣東佛山、四川成都建廠;按照計劃,大眾2018年在華產能要達到400萬輛。 北京現代目前也正在籌建第四工廠。還有海馬汽車鄭州工廠今年新增產能30萬輛、福特汽車杭州工廠25萬輛、廣汽本田增城工廠24萬輛、廣汽豐田廣州南沙區第三工廠22萬輛、凱迪拉克上海工廠16萬輛、廣汽傳祺廣州工廠15萬輛以及華晨汽車重慶工廠10萬輛……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國內汽車產能將增加262萬輛。 綜合車企發布的產能數據,今年,上汽、一汽、東風、長安、北汽、廣汽、奇瑞、比亞迪、華晨、吉利等車企初步規劃產能在3300萬輛左右。這個數字加上通用乘用車產能,今年國內汽車產能將達到3600萬輛。 競爭延伸到了生產線 車企紛紛建設一流制造基地 除了增加產能,記者發現,運用業內領先的工藝技術提升制造水平,成為各大車企應對市場激烈競賽的需要。
比如投產不久的東風日產大連工廠,其焊裝車間的自動化率高達83%,在總裝車間,更是全面實現了輪胎、座椅等配件的輸送、抓取、放置自動化,并在國內首次導入滑板AGV,有效降低車間內的二次物流。同時,在涂裝技術方面,大連工廠導入了全機器人自動噴涂系統,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