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美德英最先嗅到了制造業變革的氣息:分別發布了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德國工業4.0戰略》、《英國工業2050戰略》。 而未來制造業的4大趨勢是:1、軟性制造;2、從“物理”到“信息”;3、從“群體”到“個體”;4、互聯制造。 進入21世紀以來,制造業面臨著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世界各國為了尋找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出路,開始重新重視制造業,歐盟整體上開始加大對制造業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于2012年2月正式發布了《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 除了美國的《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之外,德國政府在2013年4月推出了《德國工業4.0戰略》,英國政府科技辦公室也在2013年10月推出了《英國工業2050戰略》。 中國推進產業升級最常見的問題是急功近利,其實質是:不系統考慮問題,盲目推進創新點,無法形成真正優勢,造成資源浪費。在筆者看來,我們應仔細研究發達國家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戰略,包括《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工業4.0戰略》、《英國工業2050戰略》等資料,梳理出代表先進制造業發展方向的關鍵詞,結合我國國情,定義出我們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方向。 一、軟性制造 從發達國家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戰略規劃來看,制造業的概念和附加值正在不斷從硬件向軟件、服務、解決方案等無形資產轉移。相對于傳統制造業,如今的制造業是軟件帶給硬件功能、控制硬件,對硬件造成極大影響。同時,與以往的硬件商品所不同,目前的制造業中,對商品附屬的服務或者基于商品解決方案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 所謂軟性制造,就是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拓展更多、更豐富的服務與解決方案。因為相對于硬件,產品內置的軟件、附帶的服務或者解決方案通常是軟性和無形的,都是“看不見”的事物,故稱之為軟性制造。
軟性制造中,不再將“硬件”生產視為制造業,而是認為“軟件”在制造業中不斷發揮主導作用,商品產生的服務或解決方案對制造業的價值帶來巨大影響。所以,未來的制造業需要放棄傳統的“硬件式”的思維模式,要從軟件、服務產生附加值的角度去發展制造業。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