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在各類機械零部件中,其行業規模是最大的。2014年,我國齒輪行業的產值達到2200多億元,在世界上位列第2位。小模數齒輪在齒輪行業中又處于非常特別的位置,其行業規模遠小于中模數為主的車輛齒輪和以大模數為主的風電齒輪,但小模數齒輪的不可替代性,使其成為精密機械、電子機械、儀器儀表、航空裝備、計時機構等設備的關鍵零件。 全國小模數齒輪工作委員會成立于2006年,當時小模數齒輪行業還很弱小、比較散,才近30億元的產值;經過8年多的發展,現在行業達到80多億元的產值。更重要的是,在全國小模數齒輪工作委員會的組織下,經過各企業、高校、研究所的一起努力,這個行業有了自己的凝聚力和特色,不同于中大模數齒輪行業的個性也逐漸體現出來。 表面上看,小模數齒輪行業是一個競爭非常充分的領域,有一種市場的力量在往前推動,這是業內每個企業都能感受到的;但從整體上講,我們還是能感覺到有一種理性的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我們國家宏觀產業政策和行業規劃在引導。 那么,小模數齒輪行業過去幾年的發展到底取得怎樣的成果?未來又將朝向哪里發展?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創新造就新格局 毋庸諱言,創新造就了今天的新格局。 齒輪行業有兩個“極端”:一大一小。大的如直徑達10多米的礦山設備齒輪,被認為是國家重器。這種齒輪需求量不大,但不可或缺,要求特大設備制造,因而其競爭還不是太充分。小的就是小模數齒輪,其特點是需求量大,要求價格低。經過加入WTO后這十多年洗禮,我國齒輪行業已融入全球產業鏈中,中國市場就是世界市場,世界市場也是中國的市場,已完全市場化。小模數齒輪行業就是在這樣一個非常嚴酷的市場環境里成長起來的,雖然精密小模數齒輪也入選了工信部的創新產品目錄,但國家宏觀上給予的支持不多,資金投入更少。小模數齒輪這個領域,就是要求高效、低成本的制造,因為競爭激烈,必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這是小模數齒輪行業生存、發展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因素。 如果對這個行業做一個整體評價,過去8年,我認為小模數齒輪行業整體實力跨上了新臺階,呈現出新格局。主要表現為: 第一,技術實力大大增強,自我配套能力基本形成。要實現高效、低成本制造,小模數齒輪行業采用新技術是很快的。行業內數控裝備得到了普及,先進工藝普遍采用,特別是在以滾代磨、干切削、高速切削等方面應用得特別快。在過去七、八年里,小模數齒輪行業產品的精度等級平均提高了1到2級;現在做6級齒輪是常見的事,做4級、3級的也有了;產品質量和可靠性也顯著提升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模數齒輪裝備也形成配套能力,性價比得到全面提升。 回憶8年前,說到小模數齒輪裝備,無論機床、刀具和量儀,國產裝備品種不全、關鍵設備依賴進口。現在國產小模數齒輪機床可選的廠家和種類大幅增加。幾家小模數齒輪廠結合自己的齒輪加工經驗而研發的小模數齒輪機床也投入市場,獲得了較高評價。特別是小模數齒輪刀具發展很快,基本上取代了日本甚至歐洲的進口刀具。這個局面源于市場的充分競爭,更重要的是小模數齒輪企業的創新意愿尤為強烈。
第二,我國小模數齒輪企業已成為國際分工的主要采購基地。為什么這么說?低端市場不談,在中端產品上,小模數齒輪行業已經具備了和國外全面抗衡的實力,這絕對不是我們夜郎自大,當然也不能妄自菲薄。在中端產品市場,我們的確具備了這個實力。筆者最近跟國外知名齒輪企業交流,他們都很擔心,覺得幾年以后,要退出中國市場,低端市場不說了,中端市場也快丟掉了,高端市場中國齒輪企業逐漸進去了。小模數齒輪這一塊表現得更明顯,現在控制系統、輸油管道里面所用的儀表齒輪,都在中國做了,所以這個市場迅速擴大。在小模數塑料齒輪方面,也有世界水平。近幾年制造業的宏觀經濟形勢不太好,小模數齒輪行業卻一直旺銷,實際上都是靠外銷。這說明國際分工里有我們的位置,我們能通過我們的產品優勢來獲得這個市場份額。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