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森路透評選的2015世界創新企業百強名單,也許未必能全面反映一家公司創新的整體實力,因為該機構主要是從專利角度來考察的。不過,這一硬性指標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家公司的創新能力。 日本汽車廠商在創新百強榜上獨領風騷,這并沒有讓人感到非常吃驚,因為他們這些年一直在研發和創新方面保持高額投入。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今年年中,多家日本車企宣布增加研發費用,這些車企2015財年(2015年4月~2016年3月)的研發費用創下歷史新高。包括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鈴木、富士重工、三菱7家車企均表示要增加研發投入。其中,豐田2015財年的研發費用為1.0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45億元),本田7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73.7億元),馬自達為12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5億元)。因此,這些日本車企的高投入轉化為技術和創新成果,是令人信服的。 由于北美銷量持續增長,中國銷量回春,日系車企近來業績表現亮眼。為了加強競爭力、鞏固業務基礎,這些車企正在卯足勁兒研發環保汽車、提高燃油經濟性以及提升汽車安全技術,以便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此外,他們在自動駕駛方面也是煞費苦心。比如,豐田計劃推出更加安全的自動駕駛系統,同時為傳感器和人工智能的研發砸下大筆資金。事實上,他們的高投入也是為了保證業務的高回報率,為了維持利潤增長趨勢。 日本車企在創新和研發方面很聰明。誠然,他們是在創新和研發方面花了大力氣,砸了大筆錢,不過日本車企非常善于將研發和創新成果利用最優化。他們抱團研發,分享創新成果,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相關成本。今年1月,豐田宣布將向汽車行業無償提供其獨有的約5680件燃料電池相關專利的使用權,旨在共同推進燃料電池車的普及推廣,從而攤薄研發和制造成本,加快燃料電池汽車的市場化進程。今年8月,豐田更與馬自達結成聯盟,共享技術。不得不說,日本車企還真是會精打細算啊!盡管財力雄厚,為創新和研發投入大筆資金,不過他們仍然克勤克儉,確保投入的每一分錢達到最大的效果,這一點確實值得我國汽車廠商學習。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