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13年動工的華晨寶馬新發動機工廠,目前已進入投產倒計時階段。 ![]() 按照規劃,該發動機工廠一期工程產能達20萬臺,未來總產能將增至40萬臺。除生產N20系列發動機外,該工廠還將率先投產寶馬全新的1.5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 據悉,在此國產后1.5T發動機將全面替換現款3系和X1上搭載的1.6T發動機。更小排量的國產發動機投入使用,將為華晨寶馬旗下車型價格的進一步下探帶來可能。 從飛行開始的百年技術積累 全新1.5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到來并非一蹴而就,寶馬的技術基因由來已久。雖然現在已經鮮少有人知道,寶馬發動機曾創下過世界飛行高度紀錄。 那是在1919年,寶馬與DFW飛機制造公司攜手,共同支持飛行員契諾·迪默(Franz Zeno Diemer)駕駛一架DFW F37/III單引擎飛機,創造了87分鐘爬升至9760米高度的記錄。 或許是過足了高空飛行的“癮”,從生產摩托車發動機到首臺汽車發動機M78下線,十余年的時間里,寶馬將目光逐漸轉到實地上的“奔跑”,并自此在造車的路上一發不可收拾。目前所能看到的諸多發動機標桿性技術都誕生于寶馬,如輕量化、電子氣門等。 無論過去如何,前進的腳步一旦停下,就意味著失敗即將來臨。寶馬深諳此道。在當前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駕駛需求和全球市場基本統一的環保、高效要求下,其動力產品也在持續演化。 2004年,寶馬推出N52直列六缸3.0升發動機。作為全球首款在量產車型中使用鎂鋁合金曲軸箱的發動機,其重量僅161千克,動力輸出達258匹馬力,是同級中重量最輕的6缸引擎。隨后在2009年,BMW 535i GT又裝備了全球首款兼備BMW TwinPower Turbo雙渦管單渦輪增壓、高精度燃油直噴和VALVETRONIC電子氣門三大核心技術的直列六缸發動機N55。此后,每一代寶馬發動機都會基于自身高效動力策略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和改進,尋找駕駛樂趣和燃油消耗之間平衡點。 從全球走到中國的制造標準 按照寶馬計劃,2020年其將在1995年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210克/公里的基礎上減少一半。1.5T三缸發動機的推出,正是寶馬在小排量與輕量化上的最新實踐。 憑借這一新動力,寶馬在2015年拿下沃德十佳和2015國際年度發動機兩項大獎。而根據外媒消息,全新寶馬5系入門版車型就將搭載這款1.5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 最新發動機落戶沈陽,昭示出寶馬先進技術引進速度和水準的同時,對于華晨寶馬新發動機工廠的生產水平也是一次挑戰和檢驗。畢竟,生產最先進的產品,也意味著該工廠在設備、技術、標準等各方面都要具備與之匹配的能力、水準。 寶馬的全球化發動機研發、生產經驗,讓短時間建造一座世界級工廠成為可能。在進入中國之前,寶馬發動機的生產網絡已包括位于德國的慕尼黑、丁格芬以及蘭茨胡特工廠,位于英國的哈姆斯霍爾工廠,和位于奧地利的斯太爾工廠。 雖各生產基地間面臨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但通過設備、技術升級和廠房擴建等舉措,均迅速適應了寶馬集團最新的發動機生產工藝。比如丁格芬工廠通過新增投資、新建廠房設備的方式,具備了為BMW i車型提供部件的能力。 在這一過程中,寶馬各大發動機工廠衍生出了各自的生產特色。在慕尼黑發動機工廠,其生產線高度靈活,能夠實現四種發動機共線生產;BMW i車型核心部件產地丁格芬工廠,創建了高度彈性化高壓電池生產線,能夠實現多個型號電池共線生產;蘭茨胡特發動機工廠則擁有全球第一個零排放鑄造車間,能夠使發動機內燃殘留物的排放降低98%,同時提升發動機效率。 與寶馬全球發動機生產網絡一致,華晨寶馬新發動機工廠采用全球相同的技術和質量標準,更將與全球發動機工廠的生產流程優化措施實現共享。據悉,蘭茨胡特工廠的技術專家就曾在沈陽新發動機工廠建設過程中提供幫助。 對于寶馬而言,不同生產基地間的協作,專業人員的流動機制等,最大化的實現了資源利用,也保證了沈陽發動機工廠能夠采用到目前業內最為領先的設備和技術。如在沈陽發動機工廠運用的電弧噴涂技術,它能夠有效提升發動機工作效率,同時顯著延長發動機壽命。 再過幾個月時間,華晨寶馬全新發動機工廠將正式開業,屆時它的更多面貌也將一同展現。就如同寶馬在全球的其它發動機工廠一般,在高標準落地的同時,沈陽工廠也被期待展示更多因地制宜的生產方式和技術符號,并在未來參與到寶馬全球化研發與建設中去。 這樣,在寶馬新的百年故事中,沈陽新發動機工廠才能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