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造船行業也開始向汽車公司看齊了,希望通過收購來改變自己在造船行業中低附加值的地位。 1月19日,芬蘭的動力系統公司瓦錫蘭公告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通過與瓦錫蘭成立的合資公司溫特圖爾發動機有限公司(WinGD),最終完成了對瓦錫蘭旗下二沖程發動機業務的收購。 上述合資公司WinGD成立于2014年7月,根據雙方協議,中船擁有新合資公司70%的股份,瓦錫蘭擁有30%股份,總部仍然位于瑞士的溫特圖爾市,并在中國、韓國和日本設立子公司。合資雙方將在二沖程發動機的技術、市場營銷、銷售和服務領域展開合作。 新合資公司WinGD擁有瓦錫蘭二沖程發動機技術的所有權,并將繼續在雙方的共同支持下,繼續推進二沖程發動機產品組合的銷售。二沖程發動機的售后服務,仍由瓦錫蘭通過其全球服務網絡來負責。 一直以來,中國造船業被詬病為“船殼工業”,大量核心配套部件不是靠進口,就是靠購買專利生產,船廠也缺乏船舶設計核心技術,造出的船附加值很低。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此前統計,中國本土生產的船用設備裝船率不到50%,其中還包括相當大一部分外商合資或獨資企業產品。 此前,中船董事長胡問鳴對新華社表示,發動機是工業的心臟,瓦錫蘭有強大的發動機工程數據庫和技術研發能力。同時他也指出,當前造船業低端產能泛濫,“鋪攤子造船”的發展套路已不可行,創新成為船企做強、找尋出路的關鍵。 WinGD總裁Martin Wernli在瓦錫蘭官網發布的聲明中表示,燃料經濟性和環境合規性是全球船舶業發展的推動力。瓦錫蘭官網發布的聲明中表示,瓦錫蘭與中船的合作將提高二沖程發動機的市場機會。作為中國最大的船舶制造集團,中船已經成功的將其船舶和相關產品出口到全世界,合資公司的協同效應可以加速產品的發展,并能更快地將關鍵性的新型發動機技術推向市場。 從2011年起,中國造船業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認為,中國船舶企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瑋此前對媒體分析稱,在產能過剩的形勢下,企業若想在殘酷的競爭中謀求一席之地,一定要向高端技術方向努力轉型。 在2014年11月6日舉行的“國際海運(中國)年會2014”產業透析論壇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孫波公開表示,金融危機使得全球航運市場持續低迷已達6年,金融危機直接倒逼中國造船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結構轉型。目前成效明顯,今年1月份至9月份,中國造船業的新接訂單金額和數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此前,中船集團董事長胡問鳴在與香港船東協會見面會上指出,以科技創新打造超低成本競爭力、行業內資源整合與調整洗牌加劇、產業鏈跨界融合與合作增加這三個突出特點,將成為航運與造船兩大產業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共同新常態。 瓦錫蘭是一家來自芬蘭的船舶動力系統公司,2013年,瓦錫蘭凈銷售額總計為47億歐元(約合338.32億元人民幣),擁有員工大約1.87萬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組建于1999年,截至2013年底,共有近50家下屬企事業單位和3家上市公司。這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中國船舶、廣船國際和*ST鋼構。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