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創新已經讓駕駛者從繁瑣而疲倦的換檔過程中解脫出來。雙離合自動變速器在技術原理上相比無級變速器、手動變速器更具優勢,在提升傳動效率的同時大幅縮短換擋時間從而節約了燃油,時下裝備自動變速箱的車型已經占據了轎車市場的半壁江山。 在全球范圍內,排放標準和燃油經濟性目標推動車企更多使用節能環保的動力技術,渦輪增壓發動機低轉高扭的特性和油耗優勢,以及雙離合變速器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緊密快速的換擋銜接,使二者的結合成為動力總成系統的潮流趨勢。 雙離合自動變速器在技術原理上相比無級變速器、手動變速器更具優勢,在提升傳動效率的同時大幅縮短換擋時間從而節約了燃油。目前,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大眾集團旗下大眾、奧迪、保時捷等品牌之外,福特、奔馳、寶馬、菲亞特、沃爾沃、法拉利等品牌都在使用雙離合變速器。 國內自主品牌雙離合變速器發展情況如何? 據了解,國內自主品牌均在研發雙離合變速器,其中上汽集團MG、榮威兩大品牌已有多款車型匹配;比亞迪速銳、思銳、秦、唐等車型也已搭載;奇瑞觀致3同樣采用了DCT;艾瑞澤7的后推車型也將應用;長安逸動、CS35、致尚XT等車型也將陸續換裝雙離合變速器。另外,一汽、廣汽、江淮、吉利、東風等自主品牌也已經上馬雙離合項目,未來雙離合變速器將在自主品牌車型上全面開花。 以發動機、變速器為主要組成的動力總成系統是汽車的核心技術,已成為汽車品牌擁有強大競爭力的先決條件。國內自主品牌的代表性企業上汽集團早在2010年就與通用啟動全球新一代高效能動力總成的聯合開發,包含高效能渦輪增壓系列發動機和雙離合變速器。2015上海車展期間,上汽集團發布了具有前瞻性的“芯動戰略”,推出兩大技術品牌——“NETBLUE藍芯”和“NETGREEN綠芯”,分別專注于傳統動力和新能源科技。 NET BLUE藍芯高效動力總成包括:MGE系列、SGE系列缸內直噴發動機,TST6速雙離合變速器,TST 7速雙離合變速器,以及新一代發動機啟停系統。“藍芯”技術將成為上汽與國際跨國車企核心技術抗衡的“殺手锏”。從“藍芯”的規劃上看,上汽將在2017年推出自主開發的新一代小排量發動機SGE 1.5T,相比現在領先的SGE 1.5T油耗下降7%,百公里油耗僅為5.0升;2020年,上汽將投產下一代“藍芯”發動機和變速箱,性能和效率將再次實現大幅提升。 作為NET BLUE藍芯高效動力總成的重要組成部分,TST 7速雙離合變速器集合了多項創新科技,最大可承受扭矩達250Nm,擁有換擋平順靈敏、舒適安靜、高效節油等優勢。目前,上汽MG GT 1.4T車型已搶先搭載TST 7速雙離合變速器,未來榮威550也會搭載TST 7速雙離合變速器。除上汽自主品牌外,通用旗下雪佛蘭品牌的科魯茲、創酷,別克品牌的英朗、昂科拉、君威均有望搭載TST 7速雙離合變速器。TST 6速雙離合變速器可以承受360Nm的更大扭矩,具有平臺化、適應性強、可靠性高的控制策略,上汽榮威950的1.8T、2.0T車型將與之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為榮威、MG、通用旗下系列車型匹配外,上汽的研發成果還具備對外輸出、反哺中國汽車產業的能力,將為其他汽車公司達到日益苛刻的油耗標準提供解決方案。日前,眾泰最新SUV車型T600即搭載了航天三菱2.0T 6速雙離合動力總成系統,將大幅提升眾泰品牌的形象高度,并優化產品的自身性能。 據悉,TST 6速雙離合變速器、TST 7速雙離合變速器由上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生產(以下簡稱“上汽變速器”)生產,分別基于其DCT360 6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DCT250 7速干式雙離合變速器平臺開發。DCT360由上汽變速器與吉孚(GIF)、博格華納(BorgWarner)、博世(Bosch)等聯合研發,2012年批量生產。DCT250是上汽與美國通用聯合研發,2014年實現批量生產。 另據了解,上汽變速器公司位于上海嘉定的占地1100畝的新生產基地日前已全面投產使用,DCT雙離合自動器將是其主力產品,另外加上新能源驅動單元、手動6速變速器等零件,2015年銷量將突破400萬臺套,目標市場將主要瞄準國內自主品牌整車客戶,搭載車型將覆蓋A級、B級、B 級轎車與SUV。 上汽變速器公司相關負責人稱,新生產基地的建設投產是上汽變速器實施戰略轉型的重要標志,將為公司發展帶來新的變化和契機。這是否也預示著國內自主品牌將迎來更加激烈的雙離合變速器的發展熱潮?讓我們拭目以待!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