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3年出臺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之后,工信部日前再度醞釀扶持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其中包括聯手國標委推進機器人產業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聯手財政部及保監會等部門研究建立首臺套機器人應用保險機制、組建專家咨詢隊伍研究編制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和機器人產業的“十三五規劃”等多個方面。 業內人士分析說,今年工信部扶持機器人的政策將主要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將會同其他多部委共同制定,使針對機器人產業的扶持政策更為權威與立體;二是扶持措施將更為細化、更為全面,“連環”新政的陸續出臺有望為機器人產業持續注入新活力,中國裝備智能化的進程有望再度提速。 聯手多部委醞釀新政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工信部正在從頂層設計、標準體系、資金扶持等五個方面著手推進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在加強頂層設計方面,工信部將組建專家咨詢隊伍,組織研究編制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和機器人產業的“十三五規劃”,組建由不同單位專家組成的委員會,為機器人產業的戰略、頂層設計以及重大專項提供建議,支撐政府決策。 在完善標準體系建設方面,按照相關規劃,目前工信部正在和國家標準委員會一起共同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標準化工作,機器人產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準備推進機器人的接口、通訊等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通過完善標準體系提高機器人技術水平,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 同時工信部擬繼續加大對機器人產業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支持重點行業的機器人研發和產業化。利用數字化車間等手段,加大對機器人應用示范的推廣力度。從具體行業來看,今年工信部將推進在輸變電設備、材料、汽車發動機加工、危險品制造民爆行業、傳感器和儀器儀表、航天器、飛機船舶制造等領域的系統集成和應用,建造高水平的智能化車間,提高相關產業的智能化水平。在這些行業內,將通過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這些領域機器人產業的創新。 支持國產首臺套機器人的應用和示范也將成為工信部工作的重點。記者獲悉,目前工信部正在和財政部、保監會等部門研究建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保險機制,準備把工業機器人放入其中,解決我國首臺套工業機器人應用難的問題。前述人士透露,由于機器人在危險工種領域大有可為,工信部將在民爆等行業啟動機器人應用示范工程,建立民爆等行業的應用推廣標準,引導民爆全行業采用機器人,提高生產效率,保障安全生產。 此外,工信部還在研究搭建機器人上下游之間的對接平臺,推廣應用。通過舉辦機器人應用推廣會等形式,促進機器人企業和用戶的對接,更好地推進機器人的市場應用。 業內專家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包括歐盟、韓國等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制定了機器人產業發展戰略,中國對于機器人產業的重視程度也在空前提高。“機器人革命”有望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影響全球制造業格局。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我們不僅要把我國機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盡可能多地占領市場。 知情人士透露說,作為機器人產業的主管部門,工信部從2012年開始思考中國機器人產業如何應對國際競爭和壓力,推動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2013年底,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推進機器人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2014年3月底又在江蘇召開了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峰會。 業內人士介紹,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將開發滿足用戶需求的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技術、主機設計技術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提升量大面廣主流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指標,在重要工業制造領域推進工業機器人的規模化示范應用。這也是當前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中心任務。 按照相關規劃,到2020年,我國要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基本滿足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工信部將從協同創新、產業發展、示范應用、標準體系、公共服務平臺和國際交流合作等多個方面扶持中國機器人產業和企業發展。這是指導意見為我國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所指明的明確方向,也是我國在發展機器人產業過程中所要完成的具體任務。”工信部相關人士介紹說。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院士對記者表示,整體來看,中國的機器人產業發展,除了有地方政府層面組建各自的機器人產業園或產業基地方面的扶持政策之外,國家多部委也開始密集接觸醞釀支持政策。隨著扶持政策的立體化、全方位推進,中國裝備智能化進程有望加速。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