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產能 對于機器人的使用效果,家電公司幾乎都持肯定態度。 美的內部人士舉例說,假如按照5萬元/人的平均年工資計算,一臺15萬元的機器人3年即可收回成本,同時,機器人的應用使得品質穩定得到保障、均衡生產能夠順利進行。經測算,2013年因自動化提升,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直接人工成本降低了800余萬元。 美的方面稱,應用機器人的崗位,大大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穩定了生產過程、提高了生產精度,節約了人工成本。 創維“311”工程項目共90項,涉及平板廠、機芯廠、模組廠、注塑廠、電源廠、元件廠,這些項目實施可節省400.5人,在制造總部全面推廣后可節省2142人。 此外,創維內部人士透露,公司電源廠最先推進機器人應用。2012年共減少81人,占全廠人數的11%,全年生產效率同比提升31%,同時推行技術革新項目11項,專利2項,產生874萬元經濟效益。 格蘭仕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其總裝車間2013年下半年單線產能效率提升了40%,人均效率提升了62%。 用工難促機器人市場爆發 在家電企業紛紛啟動機器人項目的背后,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機器人每年新增數量將會保持在35%左右,預計到2020年,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新增量將達到22萬臺。 “招工難、人力成本上升,成為中國機器人市場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張小飛說表示。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后,廣東省企業出現短期性用工缺口放大現象,峰值達到80萬~100萬人。 張小飛認為,目前中國人力成本上漲迅速,另一方面,企業對年輕一代員工管理的難度正不斷加大,用機器人能夠免除這些憂慮。 不過,讓一臺不會思考的機器去適應復雜的工藝流程,其實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創維自動化研發一科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了更好地推行自動化項目,他們需要仔細觀察員工操作,深入了解生產工藝,然后和工藝員探討生產要求,和自動化廠家共同設計方案,并制定項目任務書、啟動項目,實時跟進項目的進展。“走遍了模組廠、注塑廠、元件廠、泡沫廠、電源廠、平板廠、機芯廠的每個生產工位。”在一篇內部交流文章中,該人士這樣寫道。 此外,在機器人設備的調試中,挫折也是家常便飯。除了設備安裝調試等方面會遇到挑戰,工人的操作技能也同樣需要提升。 為此,美的花了大量精力對員工進行培訓,以適應新條件下的崗位要求,推動用工模式的轉型。“2013年已經從精益制造骨干培訓班、員工定編管理、多能工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引進等多維度全面推進。”美的集團內部人士說。(Balance) 中國鍛壓協會為促進行業更好的發展,增加采購商與供應商的面對面直接溝通機會,定于2014年9月17-18日舉辦全新一屆國際鍛件、沖壓件、鈑金件零部件采購會。供應商名額有限,有意者請速報名!咨詢電話:010-68465045。網址:http://caigouhui.duanxie.cn。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