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參加了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 李克強此次受邀向“兩院”院士作經濟形勢報告。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總理集中回答了院士們最關切的三個問題:怎樣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如何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的主要任務?怎樣依靠創新實現中國經濟升級? 這是半年多里李克強總理的第二場“經濟公開課”。第一場,是去年10月他應邀向全國總工會十六大作的經濟形勢報告。 【調控】 穩了速度、穩了就業、穩了物價,實際就是一種“進” 在介紹當前經濟形勢時,李克強脫口說出一大組數據:1~5月份,我國新增就業人口600萬人,占全年目標的60%,其中3、4、5月的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17%、5.15%、5.07%…… 他就此總結“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處在合理區間”:“穩了速度、穩了就業、穩了物價,這種‘穩’,實際就是一種‘進’。同時,我們的產業結構調整也有了不小的進步。” 僅是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李克強脫口而出的各類經濟數據就不下百十個。 他首次提到了“定向調控”一詞,這與去年提出創新宏觀調控時使用的“精準發力”相映成趣。 【創新】 中國經濟要向中高端躍升,靠什么?靠創新 他用韓信“背水一戰”說明改革決心。“大家都知道,韓信帶兵打仗,讓軍隊背靠河水排兵列陣,最終大勝敵軍。這不僅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而且是‘人自為戰’,把每個人最大的勁兒都使了出來。”李克強語氣堅定地說,“中國要發展,就必須把更多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發揮千千萬萬人的創造力。” 他向院士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某外國政要向他推銷本國飛機,順勢將一款同類飛機模型作為饋贈禮物送給了他。“我接過模型,翻過來一看,底下竟然是‘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他說,“模型是我們造的,飛機卻是他們賣的。你們想想,我們要造多少飛機模型才能換他們的一架飛機?我越想這買賣越不劃算呀!” “中國經濟要向中高端躍升,靠什么?靠創新。這是中國發展的根本出路。”李克強說。 他說,“依靠創新,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要在創新過程中推動中國經濟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躍升;要依靠創新,實現中國經濟穩速提質增效,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他強調:“創新不僅指科技創新,更包含制度創新。” 【改革】 為創造力得到充分釋放,我們只能這樣做,別無選擇 談到如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時,李克強強調,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向改革要動力”。 他列舉了當前行政審批制度中存在的諸多“怪象”:一些審批事項設立8年來從沒人申請過;有些行業設立各類資質,比如“品牌師”、“質量師”,甚至還有所謂的“國際商務專業人員”。雖說都沒有法律依據,但要想獲得這些資質,就必須先交錢。 李克強說,改革“當然會觸動利益,特別是既得利益”。現在,管理者更多的職責只能是做好事中事后監管。 “為了中國的長遠發展,為了千千萬萬人的創造力得到充分釋放,我們只能這樣做,別無選擇!”李克強說。 【人才】 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力 “不能只給科技人員榮譽的‘面子’,而不給他們收入增加的‘里子’。”李克強說,“要讓企業化的科研單位率先享有科技成果處置權,讓科技人員享有股權、期權,讓他們的收入提升到社會的中高端。要向全社會證明,科學不僅有無形價值,更有有形價值!” 在談到人才培養時,李克強說:“人才用不起來,許多時候并非人才本身的原因,我們的一些領導者、管理者也要從自身的角度反思!” 他稱贊“兩院”院士為中國發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懇切拜托各位科學家為國家戰略決策繼續提供“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他向臺下白發蒼蒼的“兩院”院士們承諾:國家財政對科技的投入今后只增不減。“國家要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就必須把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力擺到空前的高度。” 李克強特別提到,在觀看嫦娥衛星發射時,他注意到,發射現場的科技人員,大多只是三四十歲的年輕人。他說:“看到老一輩航天工作者用欣慰的眼光看著年輕人在一線指揮、操控,我特別高興。我們老一輩科學家不僅才大,而且德高。希望大家更多支持后俊,讓年輕的科技工作者盡快成長起來。”(沙皮)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