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冉冉升起,映照在金城的山川河岸,喚醒了沉睡一夜的城市。一天的工作又開始了,車間的門窗被打開,一絲絲陽光直射而入。作為蘭石集團的勞動模范楊大云提前半小時走進車間,就像15年前第一次走進車間一樣,看到爐火已經很旺了,他調試好大錘,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墻上的時鐘顯示:4月23日上午7時。 一個看似簡單的工作他已堅持了15年 班組7名工人到齊后,楊大云依例召開班前會,安排這一天的工作任務。趁著機器還沒開動起來,車間里的噪聲還不是很大,圍在鍛鋼爐旁一張簡易的鐵桌邊,查看圖紙。爐火映紅了工人們的臉。楊大云在這個看似簡單實則繁復的工作環境下一干就是十五年。“這兩天工期催得緊,活比較多,大家都得辛苦了。”他話不多,安排完工作,立即和幾個同事投入工作。鍛鋼爐里火正旺,幾人合力,將一塊塊合金鋼扔進火爐里。楊大云說,火爐里溫度最高的時候能達到1500度。 “楊大云是我們中間技術最好的一個。”工人老劉這樣說。面對同事的夸獎,楊大云只是呵呵一笑,“我從學校畢業,就一直干這個工作,現在都已經習慣了。十五年中,不斷有同事因辛苦而離開,可我覺得,既然認準了這個工作,就應該堅持干下去。” 高溫炙烤噪聲中他們默契工作 他們所要鍛壓的,都是一些石油鉆機配件的毛坯件。平時沉默寡言的楊大云,說起專業知識時,便滔滔不絕。他說,這些配件安裝在鉆機上,有的入海,有的入土,一想到這些機器里也有他們的功勞,他就特別自豪。 據楊大云的一位同事稱,鍛鋼爐附近的最高溫度能達到50度左右,天氣熱的時候即使什么活都不干,光站在附近就能讓人汗流浹背了。記者站在距離火爐數米外的地方,都能感覺到滾滾熱浪。采訪中,楊大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習慣了”。習慣了這種重復,習慣了車間的巨大噪聲,習慣了火爐的炙烤。他說,作為一名工人,就應該有技術,有恒心。
直到上午11時許,滿臉是汗的楊大云才將手里的工具交給其他同事。這時,記者才看到他的工作服上,滿是油漬,還有許多不同大小的孔。“工作地點溫度高,而且火星四濺,鞋子磨損實在太快了。”楊大云說,“兒子學習成績好,我感到很驕傲,同樣,我也想做好本職工作,讓兒子也因為我而驕傲。兒子乖巧聽話,愛人善解人意,我知足了。”(沙皮)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